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模型

发布时间:2017-08-26 21:37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事件 群体情绪 系统动力学 社会网络


【摘要】:选取某高校20个教学班级共计614人为被试,采用心理学实证与系统动力学(system of dynamic)与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群体情绪传播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建模,并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心理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出群体情绪传播的动力学规律,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该模型的建立对群体性事件的定量预警与监控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群体事件 群体情绪 系统动力学 社会网络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SHB010)的资助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群体性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引发了大量相关研究,重点集中于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处置和事后干预(Palen,Leysia,Anderson,Mark,Martin,Sicker,Dirk,2010;Palen,Leysia,Vieweg,Liu,Hughes,2009)。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情绪的行为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驹;凌文辁;路红;吴伟炯;;DEELS真实情绪量表的修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缪毅;彭李;李敏;曹伟丽;颜怀城;蒋永恒;汪涛;;军医大学新生集训应激后成长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7期

3 陈珑;于永菊;彭李;石磊;陈星宇;李嘉文;李静;谢钧润;孟涛;李敏;;军校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性情绪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6期

4 高伟;郭筱;郭锦红;刘姣姣;;文化价值感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5 谢钧润;于永菊;彭李;陈珑;李嘉雯;李静;李敏;;新兵新训应激后成长与自我接纳和心理弹性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9期

6 张敏;;任务紧迫情境下情绪感染、组织结构与团队情绪的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4年02期

7 邱林;;情感幸福感的测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朱其权;龙立荣;;甄选程序公平感的来源及其负面溢出效应[J];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9 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候倩倩;范亚兰;郭文丽;;大学生反刍思维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成达建;员工工作满意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蒋孝锋;服装颜色明度对人情感的影响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郑久华;情绪劳动策略对业绩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武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个人取向自我、核心自我评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璐;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林;工作不安全感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之宽;心理授权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吴世韫;失败情境下大学生心理弹性和情绪变化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吉有;反刻板印象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拓;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永慧;日重现法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测量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缪毅;新兵心理弹性与集训期心理应激和应激后成长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占军,王宪昭,焦丽萍,周天楠,张仁坤,于向阳,李永义,于利红,宁福海;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2 张卫东,刁静,Constance J.Schick;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3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左衍涛,王登峰;汉语情绪词自评维度[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5 邱林;郑雪;;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5年04期

6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2 孙嘉卿;;从谣言到抢盐——恐慌背后的从众心理[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6期

3 周海谦;;群体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2期

4 张磊琪;;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战[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3期

5 张玉春;;是盐荒,还是心慌?[J];科学养生;2011年06期

6 肖浩;;群体事件心理特点与对策探析——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7 周静;;建立在系统基模基础上的大学生幸福感研究[J];纺织教育;2008年06期

8 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前沿;2009年19期

9 张可创;;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和谐心理建设[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王磊;;自尊的群体关联性及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玉芳;陈小异;;突发群体事件的社会认知-情绪-行为关系模型探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赵玉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社会认知-行为模型探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爱萍;章晓英;谢漫;;群体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SCL-90评分结果分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茂财;化解群体事件莫小视从众心理[N];中国社会报;2009年

2 祝卓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博士;科学应对震后周年反应 高度关注干群心理压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叶明翠;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传播动机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笑妍;巡检操作认知行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明姬;“群体恐慌”的伦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程茜;初中生群体羞愧情绪及行为倾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赖安婷;群体情绪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孟根;群体参照效应引发的熟悉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广;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心理危机成因及化解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3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43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