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推理能力、认知方式和启发量对顿悟问题解决不同阶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1 03:04

  本文关键词:推理能力、认知方式和启发量对顿悟问题解决不同阶段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顿悟 原型启发 推理能力 认知方式 启发量。


【摘要】:从《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中选取实验材料,采用"学习多个原型-测试多个问题"的两阶段实验范式,探究推理能力、认知方式和启发量对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与关键启发信息提取这两个阶段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推理能力被试比低推理能力被试的顿悟问题解决水平更高,且高推理能力被试在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上都显著优于低推理能力被试;(2)认知方式对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提取均没有影响;(3)启发量对原型激活没有影响,但对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有影响,并且高启发量的原型比低启发量的原型更能促进关键启发信息的提取。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顿悟 原型启发 推理能力 认知方式 启发量。
【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12JY08)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题立项(2011)
【分类号】:B842.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来有关顿悟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探讨顿悟的认知过程,但到目前为止,顿悟的认知机制仍存争议。总体上看,当前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以Simon和Kaplan为代表的表征转变理论与以Ormerod和Chronicle为代表的进程监控理论(张庆林,朱海雪,邱江,罗俊龙,2011),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东;大学生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分析[J];心理科学;1995年01期

2 吴中任;说服教育中对无效认知方式的干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姜媛;白学军;沈德立;;情绪认知评价的若干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云仙;司继伟;;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对其估算能力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徐增杰;李寿欣;;认知方式研究的趋势与展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宋灵青;李玉环;刘儒德;;情绪与认知方式对决策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7 马万华;关于男女学生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的理论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赵冰洁;浅论认知风格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夏威;;浅谈场依存—独立性与创造力的关系[J];东岳论丛;2006年04期

10 龚艺华;;国外有关权力对社会认知和行为及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贞琳;方俊明;郭祖仪;李文馥;;认知方式对幼儿部分遮挡绘画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许芳;李寿欣;金玉华;;中国人人格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初测[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琢诗;林丹华;;不同背景难度情况下认知方式对前瞻记忆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晶;李寿欣;单西娇;孙华;崔爱珍;;抑郁及抑郁反应方式和认知方式对自传体记忆概括化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杜娟;蒋蒙娜;杨晓燕;;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知方式与职业兴趣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姚茹;李寿欣;;不同注意条件下场独立、场依存个体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厚粲;郑日昌;孟庆茂;程正芳;;关于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场依存性特征的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8 乐燕;刘晓虹;;人格特质、认知方式与晕船症状的相关性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孙丽苹;毛伟宾;;压力和认知方式对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金玉华;李寿欣;许芳;;CSA测验修订中的信、效度验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明;学会不在意[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康心;烦忧谁之过 认知惹的祸[N];健康报;2003年

3 东方晓;对邪教痴迷者人格特质的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方伟敏;他曾几次吞铁钉指甲刀自伤[N];法制日报;2008年

5 康易;男人心理必修课[N];云南政协报;2004年

6 汪智慧;怎样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 张小乔;心理学帮你调整情绪[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演讲人 蔡曙山;人类心智探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聂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震后心理救援最直接的手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元广;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寿欣;关于场依存、场独立型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脑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海波;大学生焦虑易感性—应激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祁乐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伟;认知方式和注意水平对基于刻板印象错误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茂林;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场合依存记忆中的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颖佳;不同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对图形推理水平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玉华;认知方式和内外部线索对元记忆监控和回忆成绩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解丽丽;认知方式和学习程度对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单西娇;不同认知方式个体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行为和ERP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丽;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颖萍;认知方式和材料复杂性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芳;不同任务情境下认知方式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继红;大学生数量估计的认知方式差异及ERP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69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69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