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1 03:27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创造性思维 人格 创造性行为


【摘要】:采用言语和空间创造力测验、青少年人格问卷、中学生日常创造性行为问卷对1048名中学生施测,考查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探讨创造性思维、人格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女生在言语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维度以及图形创造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高一年级的言语创造力流畅性、灵活性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高一年级的图形创造力质量维度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年级;(2)言语创造力与人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社会活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图形创造力与开放性、语言文学、文艺表演和手工技术呈显著正相关;(3)开放性和外向性在言语创造力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图形创造力上中介作用不显著。具体到创造性行为的各个领域,开放性和外向性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人格 创造性行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其培养”(ABA080004)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又称独特性)和适宜性产品的能力(Sternberg,2008)。有些青少年个体拥有被公众或专家认可的创造性产品,但更多个体因自身能力、经历的局限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仍处于具有创造潜力但未转化为产品的阶段,因此,对青少年创造力的研究主要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3 郑日昌,肖蓓苓;对中学生创造力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秀珊;;想象力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李Oz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4 郑国庆;扩大内需,缓解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杨海义;;武术运动对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樊美筠,罗筠筠,王德胜;21世纪我国学校美育的操作设计[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7 林崇德;;智力的培养及其干预实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葛娟;;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祖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宗泽;;从贴近式到全程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论略[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秦石乔;王省书;;面向国防现代化建设,构建光电工程人才培养体系[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4 苗军芙;万梅红;;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格特点研究[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琴;课堂互动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囡;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佳佳;论学校制度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孙丽娟;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小凤;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倩;领导行为、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刘琳;北京某中职学校学生创造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靖美慧;中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丽娟;高中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慧t,

本文编号:769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69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