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的试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的试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 感觉统合功能 信度 效度 Rasch模型
【摘要】: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大陆地区已有感觉统合功能评估工具的总结与分析,发现目前感觉统合领域评估工具数量少,测量的内容范围有局限,需要引入测量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优秀量表,以便更好地实现对感觉统合功能的科学、客观评估。基于Lane和Murray于2002年修改完成的感觉统合发展理论架构,台湾学者林巾凯等人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The Sensory Integration Functions Assessment Scale, SIF)内容覆盖了感觉统合发展功能的所有方面,囊括姿势动作、两侧顺序动作整合、感觉区辨、感觉调适、感觉搜寻、注意力与活动量、情绪与行为反应七个分量表,用于筛选3到10岁智商正常或轻微脑功能障碍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人群。该量表在台湾地区的使用中被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拟考察其在大陆地区3-10岁儿童中的适用性,检验其心理测量学特征,包括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分析,为完成该量表的引进奠定基础。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梳理了感觉统合功能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研究。第二,介绍了进行量表质量分析所基于的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基础。第三,初次试用SIF,分析其心理测量学特征。运用经典测量理论框架下的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分析了量表的质量。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全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均在0.834以上,校正后的分半信度在0.922到0.996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效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分量表均与全量表显著相关,且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均低于其与总量表的相关,量表的结构效度好。由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的结果可知,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用作大规模施测的工具。第四,大规模施测,检验SIF的心理测量学特征。除了运用经典测量理论,还应用项目反应理论(Rasch模型)和个案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评估量表的质量。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全量表和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在0.807到0.966之间,校正后的分半信度在0.894到0.989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重测信度在0.434-0.828之间。信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对量表质量的要求。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分量表与全量表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在0.729到0.860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39到0.700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其与总分的相关,量表结构理想。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量表七个维度符合三阶模型。使用郑信雄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检核表》作为校标,研究结果显示两个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18**,二者显著高相关,校标效度佳。Rasch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七个分量表均符合单维性假设,可以使用Rasch模型进行分析;95道题的拟合指标infit、outfit在0.5-1.5之间,拟合良好;题目的难度分布合适,对能力水平为0-2之间的被试可以提供较精确的估计,信息量大。个案分析结果表明:两名个案在量表上的得分与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一致。综上,大规模施测数据结果表明,该量表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验的要求,可以用于筛查大陆地区3-10岁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第五,本研究分析了此次调查样本中感觉统合失调率以及性别、年龄、是否足月、父母文化水平对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女生感觉统合失调率以及整体发展情况优于男生;感统整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但是在不同分量表的发展情况存在波动;足月生产儿童感统能力总体以及在各分量表上的发展均显著优于早产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无显著影响。结论:SIF在多种衡量指标下均显示出优秀的性能,作为筛选3-10岁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重要工具,可以在大陆进行推广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 感觉统合功能 信度 效度 Rasch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一、绪论14-17
- 1.1 问题的提出14-15
- 1.2 研究目的15
- 1.3 研究的意义15-16
- 1.4 研究思路16-17
- 二 感觉统合研究的文献综述17-25
- 2.1 感觉系统17-18
- 2.2 感觉统合理论18-19
- 2.3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表现19-22
- 2.4 感觉统合的测量22-23
- 2.5 感觉统合失调的实证研究23-25
- 三 研究基于的测验理论25-31
- 3.1 经典测量理论25-27
- 3.2 项目反应理论27-31
- 四 SIF在上海地区的首次施测31-37
- 4.1 研究工具介绍31-32
- 4.2 题目修改32-33
- 4.3 被试的选取33
- 4.4 首次施测数据的项目分析33-34
- 4.5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34-37
- 五 SIF在上海地区的大规模施测37-57
- 5.1 研究对象37-38
- 5.2 研究工具38
- 5.3 测验结果的描述性统计38-39
- 5.4 测验质量分析——基于经典测量理论39-43
- 5.4.1 量表的项目分析39-40
- 5.4.2 信度检验40-41
- 5.4.3 效度验证41-42
- 5.4.5 小结42-43
- 5.5 量表质量分析——基于项目反应理论43-48
- 5.5.1 单维性检验43-44
- 5.5.2 项目和被试的测量信度44-46
- 5.5.3 项目拟合度分析46
- 5.5.4 怀特图分析46-47
- 5.5.5 测验信息量分析47-48
- 5.5.6 小结48
- 5.6 个案分析48-51
- 5.6.1 个案分析一49-50
- 5.6.2 个案分析二50-51
- 5.6.3 小结51
- 5.7 本研究中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调查研究51-57
- 5.7.1 感觉统合失调率51-53
- 5.7.2 不同因素对感觉统合功能的影响53-55
- 5.7.3 小结55-57
- 六 讨论与总结57-62
- 6.1 讨论57-61
- 6.1.1 对SIF的初次试用结果的分析讨论57
- 6.1.2 对SIF大规模施测结果的分析讨论57-59
- 6.1.3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调查研究结果讨论59-61
- 6.2 总结61-62
- 6.2.1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61
-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表65-83
- 致谢83-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敏;刘传芝;;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7期
2 张晓辉,吴艳乔,鹿伟,张鑫,李春荣;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5期
3 黄运萍,贾素风,苗彩霞;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4期
4 曹秀菁,陶芳标,张洪波,潘发明,苏普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4期
5 黄娟,静进,许景明,李秀红,海燕,黄旭,王梦龙,陈学彬,苏晓梅;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6 王晓笳 ,胡珍玉 ,徐银儿 ,谢曙光 ,胡亚芬 ,周晓芬 ,王佩君;6-12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4期
7 杨国珍,李璧,王晓昱,杨泽红;贵阳市1030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许韶君,潘发明,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曹秀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因子的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4期
9 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顾伯美,王玉凤;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10 赵冬梅,刘月兰;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关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来松海;昆明市小学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2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9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