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青年人反刍思维与内部转换功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4 18:48

  本文关键词:青年人反刍思维与内部转换功能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反刍思维 内部转换能力 内部转换范式 缺陷


【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是否与内部转换能力缺陷相关,明确反刍思维与转换能力子成分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受到情绪材料的影响,以帮助解释反刍思维的认知机制。方法:招募73名大学生被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测量其反刍思维程度。根据被试反刍思维量表得分的中位数将反刍思维得分39分的被试划为反刍思维高分组(n=34),得分≤39分的被试划入低分组(n=39),并完成三计数内部转换任务以测量被试的内部转换能力。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要分别对正性、中性以及负性的面孔进行计数,并分别报告每种面孔的数量。结果:反刍思维高分组的进行内部转换时所耗费的反应时高于低分组[(604.3±264.1)ms vs.(485.2±187.7)ms,P0.05],反向抑制能力与反刍思维分组不存在交互作用[F(1,71)=0.76,P0.05],材料的情绪效价与反刍思维分组以及转换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刍思维与内部转换能力缺陷有关,这种缺陷可能不是由于反向抑制能力不足导致的,并且不受材料情绪效价的影响。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
【关键词】反刍思维 内部转换能力 内部转换范式 缺陷
【基金】:军队重大项目子课题:军事群体信息损伤预警与防护(AWS13J003) 军队重点课题:军人抑郁症防治的心理训练关键技术研究(BWS14J029)
【分类号】:B842.5
【正文快照】: 反刍思维(rumination)通常被定义为对负性能力有关;另外,情绪材料是否对具有反刍思维倾事件和它背后的意义、原因、后果的反复思考[1],向的个体的内部转换能力存在影响还需要进一步验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研究发现,反刍证。因此,本研究参考Bao等[16]设计的三计数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天;戴晓阳;;被试功能差异分析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2 李海垒;张文新;于凤杰;;青少年受欺负与抑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3 池丽萍;苏谦;;青少年依恋环境的情绪启动和注意恢复功能[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5期

4 李洪曾;吕月华;;设计教育实验方案问题(二)[J];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4年03期

5 胡佩诚,陈冬梅;主试性别对男女被试疼痛表达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4期

6 彭芹芳;;该表扬孩子什么[J];大众心理学;2003年08期

7 杨志新,吴怀东;男女大学生对两性嗓音源记忆的差异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8 沃建中,刘慧娟,林崇德;记忆状态下儿童青少年脑波超慢涨落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9 袁登华,王重鸣;心理实验设计的程序化思路[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10 何先友,曾祥炎;时间信息在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清芬;沃建中;陈浩莺;;记忆状态下中小学生脑波超慢涨落特点变化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牟炜民;;观察点、场景内在参照系与场景识别[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颂;;双因素理论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孟庆茂;;再认的指标及其关系[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汪安圣;邱子磊;;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和知识结构的成份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施媛媛;蔡华俭;;中国人还有仁爱吗?——人脸感知为我们提供了证据[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杨钦淋;张庆林;;态度对中国学生面部表情模仿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方颖;于长宇;陈艾睿;张明;;他人可视状态推断对注视追随的调控[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简小珠;;logistic模型的c,γ参数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查子秀;;3—6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卫杰;先否定后表扬我们为何更高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公平偏好:行为、心理与进化视角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康廷虎 陈晨;手是心理的探照灯:身体与心智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铖;非均衡“多人共决”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新珠;性别助长和注意力方向的调节作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徐伟丹;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曾细红;不同的数字表面形式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琛;动态两难对策中竞合行为若干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贾秀芬;非计划购买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D];宁波大学;2011年

7 葛子森;来源记忆与定向遗忘的关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静;不同清晰度下各类面孔信息对面孔识别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9 叶春;公正判断中的自发公正推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成姣姣;传递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9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