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非暴力的心理学研究:历史、模型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7-09-08 03:03

  本文关键词:非暴力的心理学研究:历史、模型及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非暴力 和平心理学 理论模型 无杀生


【摘要】:非暴力是一种旨在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某一目的,同时排除了直接伤害那些妨碍实现该目的的反对者的行动。非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并伴随和平心理学的兴起而备受关注。目前具有影响力的非暴力的心理学理论模型主要包括:Kool的非暴力的三维模型、Teixeira的整体的非暴力模型以及Brenes的和平自我模型。未来研究应加强跨领域的整合,重视方法论多元主义,编制本土化的非暴力测量工具,将实证研究的结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强调生态与文化批判意识。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非暴力 和平心理学 理论模型 无杀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当代认知科学研究”(11CZX006),项目负责人:黄家裕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自然化的交互主体性研究:神经现象学的进路”(2013M540497),项目负责人:陈巍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然化的现象学交互主体性研究”(13NDJC172YB),项目负责人:陈巍
【分类号】:B8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非暴力”(nonviolence)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圣贤苏格拉底有关“遵守法律是一项道德义务”的信念,他本人甚至因为这一信念而献身[1]。然而,正如著名和平心理学家Mayton指出的:“非暴力看似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概念,但事实上它却异常微妙与复杂”[2]。这是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波;黄秀;;冷酷无情特质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毅平;张宇驰;田桑;郭可;李文和;颜玉平;周路平;;短期接触暴力电脑游戏导致暴力敏感:一项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2 甄霜菊;谢晓东;胡丽萍;张卫;;暴力游戏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孙连荣;杨治良;;社会偏见与群际威胁在群际冲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4 罗小漫;何浩;刘衍玲;;宽恕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特质愤怒的调节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22期

5 辛自强;辛素飞;;增进群际和谐的社会心理学路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年02期

6 刘邦春;郭永玉;彭运石;;和平心理学:历史、模型和展望[J];心理科学;2013年05期

7 江立华;谷玉良;;“混合社区”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基于湖北省两个混合社区的比较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3年11期

8 杨宝琰;;语言、双语教育与族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滕召军;刘衍玲;潘彦谷;尧德中;;媒体暴力与攻击性: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6期

10 陈永涌;霍涌泉;;和平心理学:愿景与走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世琴;高原汽车兵驾驶愤怒与驾驶攻击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宇清;组织公正感对员工偏离行为的作用与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丽莉;跨群体友谊对降低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促进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婷燕;群际威胁对外群体帮助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娟;个体暴力游戏经验对攻击性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4 谢丹;多民族地区初中生族际友谊状况与教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骆仲楠;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郑春玲;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山西大学;2013年

7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付继玲;视屏时间与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梁红丽;中学生暴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郑勤;青少年父母冲突知觉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绍坤;杨波;;国外精神病态罪犯的脑机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2 王绍坤;杨波;张卓;;低静息心率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网络成瘾症形成机理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张艳红;胡修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珍;贾德梅;;工作记忆理论模型演变及其应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刘静;;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年05期

5 查建祥;李志专;;当前情绪智力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6 张燕;马剑虹;;工作倦怠理论模型和相应干预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7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陈丽兰;;儿童数值估计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08年03期

9 李晓铭;项目反应理论的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2期

10 孙艳华;马伟娜;;尴尬情绪的研究述评[J];健康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周晓林;;感受着你的感受:共情的神经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邦春;彭运石;;和平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高旭辰;;内隐联结测验(IAT)理论模型评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林振林;;同性恋的进化心理学理论模型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阈下语义启动的研究模式及其理论模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吴志霞;姜乾金;;负性自动思维的理论模型及研究现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永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型构建及其价值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陈树林;李凌江;;精神创伤性记忆与脑结构功能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刘桂荣;张景焕;;创造力游乐场理论模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琦;扭力与农村青年自杀的关系及其理论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燕仪;澳门人赌博的态度和意向特征之TRA和TPB理论模型的检验[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毛志雄;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笑;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女性对身体信息的注意偏向:理论模型及加工规律[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魏知超;后见之明偏差的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璇;环境风险认知评价的情绪理论模型[D];吉林大学;2011年

2 崔云;3-6岁城市与农村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晓红;决策后悔中作为与不作为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于世刚;后悔情绪的研究状况和初步建构后悔的付出回报模型[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丽娜;事件后信息影响目击证言准确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浩彬;幸福感理论模型探索[D];南昌大学;2008年

7 任品;部分线性模型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研究和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8 张毅;大学生知人智力量表的初步编制与施测[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琦;打字行为和心理压力之间关系的探索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崔亚飞;归纳推理属性效应中背景关系提取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1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11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