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管理到时间洞察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8 07:18
本文关键词:从时间管理到时间洞察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管理 时间洞察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中介效应
【摘要】:时间管理行为是个体运用技巧有意识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它是个体根据预期的目的以及事情的权重,作出规划并根据自身实际付诸行动的行为,有助于个体充分利用时间,充实生活,更好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该行为可根据个体的态度和其他条件进行预测,而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预测、干预行为,行为意向可由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来进行预测,行为意向就可预测行为,整个模型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干预行为。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在时间流上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和体验,和时间管理一样同属心理时间中的基本内容,理解时间洞察力有助于个体接纳自我、珍惜现在、憧憬未来。而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本身处理事情总体能力的自信心,会影响个体行为的产生以及对自身的评价。研究时间管理和时间洞察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心理时间的内容变得饱满,有助于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增加其把握时间的信念提高理论基础。加入一般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有助于预测时间管理行为以及时间洞察力,为时间管理和时间洞察力之间的关系提供多一条路径。本研究从内蒙古几所高校大一到大三年级选取了10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用于编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时间管理问卷,运用SPSS17.0、Amos17.0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再运用该自编问卷结合时间透视心理结构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编制了一份信效度良好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时间管理问卷,问卷的间接测量部分可用于指导干预时间管理行为的应用,直接测量部分则可用于探讨与其他变量的关系。(2)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积极时间洞察力以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在中点之上,对时间的认识和把握较好,自信心较高。(3)时间管理总分及各分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时间洞察力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时间洞察力中否定过去与直接测量的时间管理态度、间接测量和直接测量的时间管理感知行为控制、消极时间洞察力的其他各因子和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消极时间洞察力中的密度与直接测量的时间管理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积极时间洞察力的目标和指向、积极时间洞察力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总分和消极时间洞察力总分存在相关,与其他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4)不同时间管理得分组的大学生在积极时间洞察力的四个维度都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得分最高,低分组得分最低,且差异确实是由积极时间洞察力的四个维度造成的。(5)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意向可预测积极时间洞察力。(6)作为第三变量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时间管理和积极时间洞察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时间管理 时间洞察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中介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24
- 1 时间管理10-13
- 1.1 时间管理的产生及概念界定10-11
- 1.2 时间管理的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2 计划行为理论13-19
- 2.1 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内涵13-16
-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14
-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14-16
- 2.2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程序16-17
- 2.3 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和应用17-19
- 2.3.1 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17-19
- 2.3.2 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19
- 3 时间洞察力19-21
- 3.1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19-20
- 3.2 时间洞察力的结构20-21
- 4 自我效能感21
- 5 时间管理、时间洞察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21-24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想24-26
- 1 问题提出24-25
- 2 研究目的25
- 3 研究意义25-26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26-49
- 1 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时间管理问卷的初步编制26-39
- 1.1 研究目的26-27
- 1.2 被试和研究工具27-29
- 1.2.1 被试27
- 1.2.2 研究工具27-29
- 1.3 数据处理29
- 1.4 研究结果29-38
- 1.4.1 半结构式开放性问卷结果29-31
- 1.4.2 问卷结构31-36
- 1.4.3 各成份问卷的测量学质量考验36-38
- 1.5 分析与讨论38-39
- 2 研究二:时间管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中介作用分析39-49
- 2.1 研究目的39-40
- 2.2 被试和研究工具40-41
- 2.2.1 被试40
- 2.2.2 研究工具40-41
- 2.3 数据处理41
- 2.4 结果41-47
- 2.4.1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描述性结果41-43
- 2.4.2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相关分析43-44
- 2.4.3 不同时间管理水平在积极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得分的方差分析44-45
- 2.4.4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积极时间洞察力的多元回归分析45-46
- 2.4.6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时间洞察力的中介效应检验46-47
- 2.5 分析与讨论47-49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49-51
- 1 研究结论49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62
- 1 附录一:半结构式开放性问卷55-58
- 2 附录二:结构式问卷58-62
- 致谢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
本文编号:874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7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