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取向:概念、测量、成因与影响
本文关键词:野心家取向:概念、测量、成因与影响
【摘要】:野心家取向指员工以非绩效取向的方式追求职业生涯发展的倾向。具有野心家取向的个体其生涯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坚信仅仅依靠绩效很难得到提升,需要运用组织政治行为、印象管理以及欺骗操纵策略获得晋升与高的绩效评定等级。对雇主的信任、感知到的组织公正、对生涯发展机会的感知、个体的交换意识、大五人格特质、马基雅维利主义以及原发性的精神病态等均会影响员工采取野心家取向的生涯发展态度。该取向雇员的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内在工作动机、工作卷入度及组织承诺都比较低,而离职意向却很高,这会给组织带来消极后果。未来需从野心家取向的研究方法、变量与生态效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心家取向 非绩效取向 职业生涯发展
【分类号】:B848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雇主为保证竞争优势,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组织重组,改变了传统“金字塔”式的官僚层级结构,取而代之的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裁员增加,聘用非正式员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卿;李文霞;钱振波;;从个体印象管理到组织印象管理[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2 王艳虹,郭德俊;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评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房玲;;印象管理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肖崇好;;印象管理研究取向与理论模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包晓霞;“随”与中国人的自我表现[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6 侯爱民;浅议印象管理[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崔璨;时雨;邱孝一;时勘;;应聘者印象管理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8 马明娜;;浅谈应聘者的印象管理[J];大众心理学;2007年05期
9 哈山依德·叶尔登;;浅析面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教育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4期
10 何心展,尤建新;印象管理测量与经理的工作绩效[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娟;王沛;;印象管理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立敏;张力为;;印象管理对成年女性健身活动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夏立;佐斌;温芳芳;;出名效应与网络印象管理——基于大众文化价值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艳平;;跨文化接触中的印象管理与沟通有效性[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晏碧华;邹泓;;青少年印象管理参照图式的外显与内隐加工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罗芳;;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与其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易红发;肖明;周楠;;大学生微博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期望形象研究——基于印象管理论的SEM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10 晏碧华;邹泓;;高中生印象管理取向和策略选取的情境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夏华;用印象管理增加消费黏性[N];华夏酒报;2013年
2 ;服饰是艺术[N];市场报;2003年
3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段瑞群;既要“做得好”也要“讲得好”[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刘向阳;企业在招聘面试中如何应对印象管理行为[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宫莹;江苏华信:“印象管理”助力行业新业务拓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6 山东省平度市邮政局 周岐彬;牢记“四点忠告”打造强大邮政[N];中国邮政报;2006年
7 ;科技界急需引入“印象管理”[N];文汇报;2013年
8 欣蕾;现代企业里的十大“潜规则”[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钟仁;现代企业里的10大“潜规则”(上)[N];经理日报;2007年
10 汪英泽;中小企业如何创建强势品牌[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立敏;印象管理与女性健身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秋;本土文化背景下印象管理对上下级信任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李瑞;应聘者印象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余春丽;中小学印象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秀华;组织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5 凌珊珊;女性领导者印象管理与员工情感依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徐琛;自尊、外倾性与应聘者印象管理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蔡洁晶;微博名人的印象管理[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治;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使用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5年
9 赵宋薇;消费视角下的印象管理推断[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丁贤;大学生健身活动印象管理策略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7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7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