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隐喻和形状变化对物体内隐时间概念加工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空间隐喻和形状变化对物体内隐时间概念加工的影响
【摘要】: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空间隐喻和形状变化对物体内隐时间概念加工的影响。实验1通过对隐含时间关系的词对的语义相关判断发现,形状变化物体隐含的"先前/后来"的时间概念与"左/右"的空间概念存在着对应关系,断裂式变化(形状变化大)的物体比渐进式变化(形状变化小)的物体激发了更加明显的时间变化感,但物体形状变化类型并未明显地影响对词对语义相关判断的速度和准确性。实验2通过对隐含时间关系的物体图片对的语义相关判断发现,物体形状变化隐含的"先前/后来"的时间概念与"左/右"的空间概念亦存在着对应关系,而且物体形状变化类型影响对物体图片对语义相关判断的速度和准确性,被试对渐进式变化物体的语义相关判断显著快于对断裂式变化物体的语义相关判断,错误率亦低。整个研究表明,在物体形状变化内隐时间概念的表征中,既存在着抽象的符号表征,又存在着具体的形状知觉表征。研究结果支持概念双加工理论的预言。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形状变化 时间空间隐喻 概念双加工理论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前言虽然时间不具有形体,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并非是人类凭空杜撰出来的概念。时间概念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存在过程进行定义、划分和相互比对而逐步形成的。时间概念对应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自古以来,人类发明的计时器大多都利用物体形状的序列性变化来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耀;;隐喻意义的多义性和可变性及其解读[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甜;;时间系统中“前后”和“来去”的认知隐喻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4 刘丽虹;张积家;;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5 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莹,王瑞明,莫雷;物体隐含的形状信息对图片再认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7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8 陈栩茜;张积家;;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9 张积家;宋宜琪;;盲人的时间水平方向隐喻的通道特异性[J];心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杨晓红;张志杰;;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认知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卢永兰;;大学生学习拖延实证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阳杰;应里孟;;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J];财会月刊;2011年28期
5 王化斌;杨杰;李飞;冉小燕;王光旭;;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学生学业拖延影响因素分析及抑制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6 王宁;吴服胜;;拖延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营管理者;2010年18期
7 王秀芳;刘朝晖;;大学生就业拖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1期
8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颖;;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相似性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毛晋平;文芳;;长沙地区四所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娟;郑涌;;慢性拖延症的接受与实现治疗个案[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陈巍;郭本禹;;“不是一,不是二”: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何向东;刘邦凡;;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韩露;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瑞明;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日新;时间和空间信息在伸手拦截运动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康廷虎;情景识别过程中的信息搜索与整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振国;3-6岁儿童数量估算、数数能力及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滕瀚;科学意象加工水平对高中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加香;语境空间视角下的表达与翻译[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芳;不同锚定方式下小学生数量估计的特点[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4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福星;保险销售人员工作拖延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石磊;动词和图片加工时间重叠度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新红;大学生拖延行为与完美主义、压力知觉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丽;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静瑶;自我交通感及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及自我设限关系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亮;;从汉语史角度审视“来去”式时间表达的隐喻方式[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2 唐洁;;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4 牛s,
本文编号:883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8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