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日常烦心事 生命意义感 拥有意义 追求意义 心理适应 大学新生
【摘要】:为验证日常烦心事对个体心理适应的作用过程,并探讨生命意义感是否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纵向追踪方式对153名大学新生进行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适应的测量。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拥有意义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但追求意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日常烦心事会通过压力知觉影响个体心理适应,拥有意义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关键词】: 日常烦心事 生命意义感 拥有意义 追求意义 心理适应 大学新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094)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压力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已有研究发现压力主要有两个方面来源,一类是个体所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如离婚、车祸、地震、火灾等,另一类是生活中的日常烦心事件,如交通堵车、上班迟到、和朋友吵架等(Lazarus,1984)。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瑞;吴少怡;刘言训;;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与心理适应量表对6913例新生的测试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芳;王益民;李志军;;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日常烦心事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3期
2 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商春艳;;上海市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探究[J];华章;2010年03期
4 张少辉;吴东生;;亚丁湾护航官兵应对心理饱和的预防措施[J];海军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孙惠君;;休闲与积极情绪的产生[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6 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7 于琪;于千;;医科大学生适应状况差异与应对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8 李卫平;;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姚梅玲;赵悦淑;靳彦琴;冯红旗;祝秀梅;;家庭类型对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范红霞;霍树云;徐慧;张绣蕊;;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鑫强;张大均;;有指导电影赏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刘潇肖;艾忻;;来华留学生校园适应现状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杨荣华;刘英;王盼盼;邱佩钰;戴家隽;;大学生成长水平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令旗;高健;;励志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无聊状态的影响[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鸿曜;;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及原因探究[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席猛;赵曙明;;合作伙伴关系实践、劳动关系氛围与组织依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吕逸婧;高志军;;真诚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李留艳;张艳;;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4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暨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明;公共服务动机的扩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晓琴;企业网络能力、跨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董进才;组织价值观、组织认同与领导认同对并购后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素珍;中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胡敏;创业网店如何赢得消费者[D];浙江大学;2011年
9 贺铭珠;基于医生转移意愿的医患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丁绍华;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褚澄;关于高校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2 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3 杨贵英;张涛;宋丽娟;游向宇;宋杨;唐平;;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平;跨越从学校到机关的“心理断层”[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1期
2 李志,向征,郎福臣;国企流入民企员工的心理适应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何文秋,程宇;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6期
4 陈瑜,何跃;高校研究生的心理适应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1期
5 汪素霞;郝海涛;;探析大学生心理适应与体育教师领导行为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02期
6 陈传锋;黄杭娟;蒋月君;;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与心理适应[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吴文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干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秦娟;;浅谈新警的心理适应[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商冬梅;竺波;;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袁晓艳;郑涌;;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的调查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雯;张仁和;苏珍颐;;情绪与心理适应关系的跨文化比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大庆;;不同群体对离退休的心理适应[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周钦江;黄希庭;;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林玮芳;林以正;黄金兰;;心理区隔模式之测量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依芬;黄金兰;林以正;;忍耐策略运用组型对心理适应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赵燕;丁雪辰;刘俊升;;青少年社交淡漠与心理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卫东;;社会发展过程中上海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孟莉;岑坚;;高一学生学校心理适应的小组心理辅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邓传忠;;中庸思维对拿捏行为与心理适应的调节效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光;入营新兵的心理适应[N];大众卫生报;2002年
2 张余康;莫让自卑困扰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王金凤(北京十一学校);家校互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陈素坤;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N];健康报;2004年
5 董少广;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吴彤、孙奇;濮阳支队引导新兵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N];人民武警报;2012年
7 魏立堂;发现 判断 处置[N];人民武警;2006年
8 肖方举(作者单位:四川总队达州市支队);强化心理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N];人民武警;2005年
9 蒲昭和;对病人“过分”照料无益于健康[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跳级”是成才的捷径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买力坎吐尔逊艾力;内地高校民考民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袁晓艳;攀枝花地区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周岚;云南地区白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彭丽娟;群体文化启动情境下,,流动儿童的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孙晨哲;工读生弥补行为、自我宽恕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陶惠新;流动儿童双身份认同整合对认知偏向和心理适应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2年
7 陈冠霖;被征地农民社会心理适应及保护因素结构的探索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梁巍;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朱燕燕;基于场域论和团体动力视角的消防员心理适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红记;半农半牧地区蒙语授课中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教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7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8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