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加工逃生决策的顺序替代效应
本文关键词:双加工逃生决策的顺序替代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顺序替代 双加工加工 决策 信息 直觉 分析
【摘要】:探讨当信息以不同方式呈现时双加工逃生决策的顺序替代效应。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180名被试平均分配到直觉、分析和直觉后分析三种条件下考察其逃生决策。结果表明:(1)信息直接呈现时,直觉和分析决策、以及直觉和直觉后分析决策均差异显著且趋势相同;(2)信息隐含呈现时,直觉和分析决策差异显著,但直觉和直觉后分析决策差异不显著。结论:当信息直接呈现时个体的逃生决策存在顺序替代;而当信息隐含呈现时存在反顺序替代。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顺序替代 双加工加工 决策 信息 直觉 分析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0TH204)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有关紧急应激条件下的双加工决策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直觉决策。个体在时间压力和信息缺乏条件下更可能依靠直觉信息加工模式(DeDreu,2003;SuriMonroe,2003);第二,分析决策。尽管个体在紧急应激条件下需要迅速进行决策(Hy-mowitz,2001),但通常仍有时间来思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树平;殷霓;贾江美;;某高校宿舍楼火灾逃生行为反应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2 李虹;陈石;倪士光;;直觉和分析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逃生决策效果[J];心理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益;张聪;原献学;;无意识思维效应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心理研究;2014年02期
2 谷建国;程远平;;高校学生宿舍非火灾下人员疏散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08期
3 梁军;;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11期
4 杨继仓;姜明理;;高校的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6期
5 史波波;李金珀;何聪;;高校学生宿舍火灾及人员的安全疏散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年06期
6 李虹;高阳;;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小鼠的逃生决策比较[J];心理学报;2013年09期
7 李营;浦金云;吴向君;任凯;;细水雾对交通工具火灾的抑制与扑灭作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8 苏勇;程骏骏;吴展;;合作式谈判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年03期
9 程骏骏;苏勇;吴展;;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关系行为调适过程研究[J];亚太经济;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洁;大学生高层宿舍火灾的认知水平和行为倾向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任鹏飞;心理距离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3 邹慧颖;思考方式对生动效应的影响:不同思考方式假设[D];浙江大学;2012年
4 崔琳杰;室内火灾智能逃生导航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邬剑明;李英辉;杜红兵;;火灾中人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点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2 李引擎;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若干看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3 李嘉华,王月明,雷劲松;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4 史行君,张树平;宾馆火灾逃生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5 张树平,张耀泽,卢兆明,杨立;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6 周文虎,邬效林;高校消防工作潜伏的隐患与对策[J];人类工效学;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小红;;中学生思维风格和决策问题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2 李晶;刘希平;;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矩阵博弈[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3 毛晓烈;;怎样追随预感[J];科学之友;1996年02期
4 周治金;杨文娇;;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沈泱;;证券走势中的内隐学习初探[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6 李玉经;;直觉与灵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7 苗青;基于认知观的创业过程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8 寇_g,徐华女;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J];心理学探新;2005年03期
9 梁静;李红;;面孔吸引力研究的概览[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1期
10 曾红;郭斯萍;;易感人格的工作记忆特征对药物成瘾的调节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逄晓鸣;汪玲;;调节模式理论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莉琪;M.Kellef;刘国平;;儿童决策行为发展的跨文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婷;王丽;;不作为惯性对于行为决策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许朝晖;;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决策的反应时间差异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翠蓉;吴庆麟;;教育心理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知识应用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纪晓梅;;决策中选项的增加对个体情绪体验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任杰;杜嘉慧;;信息模糊性与时间充裕性在社会两难决策中的作用[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任亚辉;;共情理解与直觉悟性[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李萌;;青少年逃避现实心理的个案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牟毅;朱莉琪;;5—13岁儿童对惯性运动的认知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占;女性直觉也是一种困惑[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曾翌 编译;直觉能反映可靠记忆?[N];科技日报;2009年
3 杨智辉;女人直觉并不如男[N];保健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芬;女人的直觉为何准?[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张稼;感觉直觉错觉怎样欺骗我们[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林萃芬;教你5步快速看透人心[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黄敏;研究发现:我们的直觉往往正确[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蔡晨瑞;梦中的蛇象征性和诱惑[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魏陈静;谁改变了你的最初选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陈遵沂;情感的哲学审视[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武;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钊;大学生在信息矛盾情况下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秀玲;工作记忆对延迟折扣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沈泱;证券投资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夏天成;柏格森绵延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周广亚;情境启动和认知需要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7 陈尚恒;解决THOG问题的两种认知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越;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场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柏涛;人格类型与工作倦怠—MBTI的视角[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雷安;不同心理类型的认知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5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