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厦门市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索厦门市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厦门市1 1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就群体而言,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因素构成中学生主要的应激源;对个体来说,亲友死亡、亲友患急重病等事件的应激量最大。女生、初中生、普通中学学生面临更多来自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等各方面的心理应激,而厦门市岛内外学生则几乎没有差异。结论应根据生活事件特点对不同学生亚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作者单位】: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科;厦门市同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中学生 生活事件 应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1],任何发生在其身上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都很可能决定其身心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旨在探索厦门市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荣贵;;农民健康素养提升与农村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基于苏州90个行政村和418位村民的调查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孙洪亮;谢谦梅;胡晓祥;;镇江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体质健康相关关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吴亚芳;黄萍;吉华萍;尤华;;健康教育对大型国企职工“三高”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年02期
4 陈静静;王晶晶;;同伴教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年05期
5 戈学群;何美琪;李小燕;陆俊华;穆海祥;庄勋;;南通市港闸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年05期
6 蒋晓丽;张雪梅;唐万琴;虞皓;;泰州市居民健康行为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4年04期
7 杨春霞;方敏;汪蓉;邓春艳;马小芳;;自我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8 周娓;元国平;岑焕新;;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年06期
9 邱新香;郑倩玲;夏丽华;巫带花;肖素娟;汤春宜;虢远宁;曾向嫩;陈英姿;卢秀凤;;知信行模式对尘肺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4年03期
10 陈镭;张晓红;杨桂丽;胡琳;;“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静静;王晶晶;;同伴教育在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2014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静;跨理论模型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习惯干预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张茹欣;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构建与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张秀瑜;王宏;李雷雷;刘嘉洁;李思杰;;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8期
2 杨娟;章晨晨;姚树桥;;高中生沉思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1年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0年09期
3 孙红梅;李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23期
4 赵峰;胡嘉航;任凤云;;某医学院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特点的研究[J];中国校医;2010年02期
5 张昱;;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森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6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马登岱,赵贵芳,杨杰,孙良民;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1期
7 姜华;什么是心理危机[J];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4年01期
8 王新香;;农村留守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红;郝加虎;陶芳标;朱鹏;章景丽;;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联中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10 周亚男;焦彬;刘铁桥;陈冲;付兆亮;;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鹏;孕早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关联的中介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红梅;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6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1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