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干扰范式中语义效应的眼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图-图干扰范式中语义效应的眼动研究
【摘要】:采用眼动方法,在图-图干扰范式中探讨了干扰图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对语义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与目标图语义一致的干扰图获得的注视时间长于与目标图语义不一致的干扰图,证实了语义干扰效应的存在,与Dell的交互激活模型相吻合。(2)干扰图命名的词汇频率主效应不显著,未发现显著的频率效应,对词汇选择竞争假设提出质疑。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关键词】: 图-图干扰范式 语义一致性 词频 眼动方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732)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2136120003)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图-图干扰范式(picture-picture interference par-adigm)是由言语产生研究的经典范式——图-词干扰范式衍变而来,是Stroop范式的一种变式(庄捷,周晓林,2003)。图-图干扰范式中,研究者给被试呈现目标图片和干扰图。干扰图镶嵌在目标图片上,要求被试忽视干扰图,尽量快而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燕红;张积家;;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理论及争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积家;测量语义相似性的方法[J];心理科学;1992年03期
3 舒华,程元善,张厚粲;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评定[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4 庄捷,周晓林;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5 周晓林,庄捷,吴佳音,杨大赫;汉语词汇产生中音、形、义三种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6 陈穗清;张积家;肖二平;;图-词干扰范式下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J];心理学报;2011年09期
7 张清芳,杨玉芳;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方燕红;张积家;;图词干扰范式下的语义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9 朱雪冰;张清芳;;图画口语命名中的语义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美玲,刘友谊,舒华,程辰曦;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杨燕萍;何婷;郭桃梅;;中—英双语者英语命名图片的一致性[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3 肖二平;张积家;和秀梅;;言语产生中同音词的心理表征:模型和证据[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何婧媛;;二语产出中语义提取的抑制机制及抑制强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荣宝;陈素梅;毛浩然;;儿童视觉加工能力与其语音意识的相关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翟洪昌;肖雅琼;任静;;广州话-普通话左额下回加工的空间分布[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方燕红;张积家;;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理论及争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郭智颖;张积家;刘丽虹;;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韩在柱;毕彦超;;无需语音中介的阅读理解机制:来自一例汉语失语症个案的新证据[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3期
10 方燕红;张积家;;义符、熟悉性和典型性对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丹;;汉语词汇产生的研究范式[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红丽;P300测谎技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雷怡;类概念层级关系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侯友;蒙、汉双语词汇识别的ERP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宫勇;图形符号设计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杨雯琴;双语产出中的语言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词素字频对偏正词识别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柴翱;汉语双字复合词产生中的语法启动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热比古丽·白克力;维吾尔族三语者的第二及第三语言的知识表征的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红艳;汉字和图片语义加工的大脑两半球偏侧化和整合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段海丹;正字法缺失对语音加工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波平;双语者言语产生及词汇记忆表征的神经机制[D];广州大学;2011年
7 陈栩茜;句子背景下缺失音素词理解的音、义激活进程[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伟志;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荣荣;印尼学生形声字声旁、形旁意识发展进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张娜;汉语失读症的实验神经心理学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张积家;;Ad hoc类别研究:理论与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舒华;反应时技术和认知心理学[J];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04期
3 周晓林,庄捷,舒华;言语产生研究的理论框架[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4 舒华,程元善,张厚粲;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评定[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5 张积家,彭聃龄,张厚粲;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提取(Ⅱ)[J];心理学报;1991年02期
6 张积家,彭聃龄;汉字词特征语义提取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3年02期
7 庄捷,周晓林;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8 周晓林,庄捷,吴佳音,杨大赫;汉语词汇产生中音、形、义三种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9 张清芳,杨玉芳;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字形和音韵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积家,陈新葵;汉字义符在汉语动作动词意义认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938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3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