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限制性饮食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暴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

发布时间:2017-10-02 04:34

  本文关键词:限制性饮食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暴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限制性饮食 暴食 体重增加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 奖赏-抑制控制


【摘要】:限制性饮食者(restrained eater, RE)是指一群长期关注体重和减肥的慢性节食者,其特点为连续性、强动机性,多为女性,但减肥却不太成功。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限制性饮食者可能作为饮食失调的边缘人群,其数量庞大,这类人群往往会增加她们将来暴饮暴食的开始,暴食症的出现,以及体重的增加。在美味的食物环境下,想通过限制性自己的进食来达到控制或者维持体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已经成为了肥胖心理学和饮食行为失调管理中的热点话题。回顾已有文献,我们已经了解到限制性饮食会增加将来暴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到目前为止,尽管有大量可靠的研究关注了这种风险并作出了理论推导,即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奖赏信息的高敏感和抑制控制能力差促使了她们的暴饮暴食和将来的体重增加,但是少有直接的脑成像证据去验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记录被试在无任务的状态下脑的血氧信号,这种自发的大脑振荡反应了大脑的“基线状态”。为了考察限制性饮食者暴食倾向和体重增加风险潜在的神经基础,静息态脑成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应的我们开展了以下三个研究。研究一,限制性饮食者相比于非限制性饮食者(unrestrained eaters, UREs)静息态下脑局部一致性(ReHo, Regional Homogeneity)的差异。采集了限制性饮食者(N=22)和非限制性饮食者(N=30),在禁食整晚后大脑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随后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测试了反应抑制能力。分析发现在食物剥夺后,限制性饮食者比非限制性饮食者在涉及食物奖赏加工脑区(眶额叶皮层,外侧前额叶),食物注意相关脑区(枕叶,顶下小叶)更强的局部一致性,而且在躯体感觉区域(旁中央小回,前脑岛)局部一致性更弱。此外,限制性饮食者在停止信号任务中,表现为更大的冲动性,且这种冲动性和外侧前额叶成负相关关系,与前脑岛成负相关关系。而非限制性饮食组的相关不显著。本研究表明可能限制性饮食者表现为高的食物奖赏脑区静息态活动和行为上的冲动性可能会促使他们的暴食和体重增加风险。研究二,采用体素对称功能连接,也称功能同伦连接(VMHC, Voxel-MirroredHomotopic Connectivity),考察限制性饮食者和非限制性饮食者在额叶半球功能同伦连接的差异以及其与暴食倾向的关系。分析发现,限制性饮食在负责食物管理的背外侧前额叶处表现为更弱的半球间功能同伦连接。进一步分析发现限制性饮食者,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到奖赏评估脑区(眶额叶/腹正中前额叶皮层,后扣带回皮层)的种子点功能连接下降。更重要的是,限制性饮食者的暴食倾向分数与背外侧前额叶的半球间功能同伦连接成负相关,与右侧侧背外侧前额叶到腹正中前额叶皮层成正相关。而非限制性饮食组的相关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限制性饮食在抑制控制脑区的半球功能同伦连接减弱进而使得抑制脑区到奖赏脑区之间信息处理的不平衡可能促使了他们的暴食倾向。研究三,纵向考察限制性饮食者静息态脑的局部一致性活动对他们体重增加的潜在解释。采集了被试食物剥夺后的静息态数据,完成初测后,追踪被试6个月、12个月的体重变化。分析发现,被试的限制性分数与她们的体重增加成正相关,限制性分数与食物奖赏相关脑区(眶额叶皮层/腹正中前额叶皮层)局部一致性成正相关,与抑制控制脑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局部一致性成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从限制性饮食和体重增加这种正相关关系被降低的抑制控制脑区和增强的奖赏脑区的局部活动所中介,而且前者的中介效应大于后者。本研究表明,限制性进食的体重增加风险潜在的基础可能是因为奖赏脑区高的局部一致性活动和更低的抑制控制脑区活动在起作用,且降低的抑制控制脑区的活动贡献更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往对限制性饮食者暴食倾向和体重增加风险的解释,多为理论推演,但直接考察限制性饮食暴食倾向和体重增加相当匮乏,本研究以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为研究手段,开展横向和纵向研究,三个子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理论研究指出的限制性饮食者表现的高食物奖赏和低的抑制控制能力促使了她们的暴食和体重增加风险,而且为这种风险找到了潜在的静息态神经基础。同时,为目标矛盾理论和“冷-热”限制性饮食模型找到了可能的神经基础支持。第三,以往限制性饮食领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都是基于任务态下,至今尚未见从静息态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限制性饮食者大脑“基线水平”的改变,预测限制性饮食者的暴食倾向和体重增加风险关系的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限制性饮食 暴食 体重增加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 奖赏-抑制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文献综述9-12
  • 1.1 限制性饮食定义9
  • 1.2 限制性饮食者的测量工具9
  • 1.3 限制性饮食者的暴食倾向和体重增加风险9-12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2-14
  • 2.1 研究目标与思路12-13
  • 2.2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13-14
  • 3. 研究一:限制性饮食者静息态脑“局部一致性”及其反应抑制能力14-22
  • 3.1 目的14
  • 3.2 方法14-17
  • 3.3 结果17-21
  • 3.4 讨论21-22
  • 4. 研究二:限制性饮食者静息态额叶“功能同伦连接”及其暴食倾向22-29
  • 4.1 目的22
  • 4.2 方法22-25
  • 4.3 结果25-27
  • 4.4 讨论27-29
  • 5. 研究三:限制性饮食的脑自发活动与体重增加风险的关系29-37
  • 5.1 目的29
  • 5.2 方法29-31
  • 5.3 结果31-34
  • 5.4 讨论34-37
  • 6. 总讨论37-41
  • 7. 结论41-42
  • 8. 未来研究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9
  • 附录49-51
  • 致谢51-53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繁昌;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翁春燕;限制性饮食者的注意偏向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石明莉;限制性饮食女性对食物线索听觉通道的注意偏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宝英;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7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57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