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3-06 15:47

  本文选题:翻译理论研究 切入点:本土化进程 出处:《外语学刊》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7年9月16日,"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外翻译理论研究研讨会"暨"首届许渊冲翻译大赛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大学举办。会议代表针对本土化进程展开研讨。首先,翻译研究应如何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问题。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成功的例子都是中外合作模式,目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4种方式为:在海外办出版社、双方投资合作出版、版权转让、鼓励外国人写作中国题材的图书,作为文化间架设沟通的桥梁,翻译不仅需要两种语言互译的能
[Abstract]:On September 16th 2017, the 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he first Xu Yuanchong Translation Competition Award ceremony were held at Datong University in Shanxi Province. Huang Youyi believes that th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is the mode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ways for Chinese literature to move to the world: to set up publishing houses overseas. Both sides invest in publishing, copyright transfer, and encourage foreigners to write books on Chinese subjects. 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ranslation not only needs the ability of translation between two language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伯安;翻译理论研究中的逻辑问题[J];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01期

2 王芸,尹锦霞;浅谈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代文春;;浅谈对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3期

4 ;“2008全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会议通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2期

5 宣德五;;汉朝翻译理论的新成果──《汉朝翻译理论研究》评介[J];民族语文;1993年05期

6 胡志挥;略谈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7 李平;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探索途径[J];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01期

8 孙艺风;理论、经验、实践——再论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年06期

9 李玉良,路玉坤;“信达切”再探——兼谈翻译理论研究与批评问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张莹;;翻译概论式教材的定位与编排[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陈汉卿;;信息时代与翻译[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孙红梅;;国内翻译界归化和异化研究十年(1997-2007):回顾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海;翻译理论研究不能忘了“根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俞晶荷;框架语义研究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艳春;近三十年蒙文翻译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苏善勇;归化异化再思考: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杨国静;以信息性为基础的语篇翻译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欧光安;穆旦诗译的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朴范吉;从信息论角度考察政论文体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卢贵英;逻辑视角下的翻译的客观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芳;翻译:概念整合过程[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杨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帝国主义[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彩梅;[D];西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75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575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