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中国对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来源分析——基于CMS模型的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解

发布时间:2018-03-24 17:16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切入点: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出处:《西部论坛》2017年01期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采用2001—2015年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前十类商品的出口数据,运用CMS模型进行分航段(东南亚航段、南亚及波斯湾航段、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和分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出口增长来源分解,分析表明: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品竞争力效应占主导地位但贡献度出现下降,市场需求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而商品结构效应阻碍出口但作用微弱。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进口国需求结构存在供需错位,一定程度抑制了出口增长。应在培育主要出口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e with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Using the data of China's exports to the top 10 categories of commodities exported by 33 countries along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from 2001 to 2015, the CMS model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segmenting (Southeast Asia segment). The sources of export growth in South Asia and Persian Gulf, Red Bay and West Coast of Indian Ocean) and in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re decompo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xport structure changes greatly in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export scale; The competitive effect of product is dominant but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is decreasing,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market demand effect is weak but has the tendency of strengthening. However, the structure effect of commodities hinders export, but the effect is weak.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export commodities and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importing countries have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hich restrain export growth to a certain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ain export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actively adapt to changes in market dem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commodities,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rade facilit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18)
【分类号】:F75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李静;;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徐现祥,舒元;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3 古明加;劳动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以广东省为例[J];南方经济;2004年03期

4 王静;余宇新;;考虑价格结构效应的经济增长理论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5 战明华;;经济二元、结构效应与转轨时期的货币长期非中性[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6 童惠泉;;产业结构效应的探索[J];当代财经;1990年08期

7 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7期

8 郝大明;;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06期

9 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J];世界经济;2001年05期

10 温洪珍;;外商直接投资引起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市场;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石磊;;体育产业的结构效应[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伊文婧;;中国与发达国家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士云;刘琛君;;跨国公司垄断性并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市场结构效应视角[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吴舜泽;逯元堂;朱建华;贾杰林;赵喜亮;;工业COD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吴少华;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军工结构效应[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刘中显;4万亿投资结构效应前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东吴证券 罗标强;“物价上行 经济下行”预期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宁;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结构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王海文;服务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民兰;黄土丘三区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结构效应及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琼华;甘肃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明法;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陈雯;酒泉—嘉峪关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效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徐光明;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梁明;中国政府投资的城乡结构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王永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周磊;货物贸易及其政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9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659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