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拓展机理探究——兼论“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构想

发布时间:2018-05-20 10:28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 + 全球价值链 ; 参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开放性、依赖性、非均衡性的明显特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其进行全球经济掠夺、建立霸权体系的工具。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是一种资本向外扩张的、灵活的资本积累体系,将不同空间内的资源、劳动力和资金进行重组和分配,在跨国公司、国家、国际组织构成的"权力三角"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过程不断地进行空间拓展。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格局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一带一路"正是构建公平开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契机,是在"权力三角"的推动下,面向国家、面向全球的重要合作平台。探究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拓展机理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对构建普惠各方、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提供指导建议,还有助于改善当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弱势地位以及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向更公平、合理、开放的方向迈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 value chain is one of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global value chain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dependence and disequilibrium. The global value chain dominated by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has become the tool of global economic plund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egemonic system. Based on Marxist theory analysis, global value chain is a kind of capital outward expansion, flexible capital accumulation system, reorganizing and distributing resources, labor and capital in different space,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ountrie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triangle of power,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ontinuously expands the space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process. At present,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are still in a relatively weak position in the interest pattern of global value chain, and "Belt and Road"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build a fair and open global value chain with shared benefits. Is in the "power triangle" under the impetus, faces the country, faces the global important cooperation platform. It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expansion mechanism of global value chain, which can not only provide guidance and ad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with inclusive and benefit-sharing. It will also help to improve China's current weaknes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promote a more equitable, rational and open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model through the "Belt and Road" platfor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研系;
【分类号】:F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科峰;王东升;王萍;;青岛:空间拓展方向探析[J];城市开发;2006年02期

2 代伟国;王芳;;快速城镇化时期小城镇空间拓展的规划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0年03期

3 吴铀生;东西部旅游市场空间拓展优势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9期

4 项建瑞;;县级城镇空间拓展的规划对策[J];价值工程;2010年36期

5 朱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空间拓展规律[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6期

6 王辉;郭玲玲;朱宇巍;张萌;王亮;;大连市游憩地空间拓展规律与特征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龚文龙;;土地挂钩置换与城市化空间拓展——以成都为例的预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1期

8 李巍;李得发;王录仓;王生荣;;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12期

9 王川;;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高雁鹏;庞瑞秋;王唯;;长春市开发区的空间拓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慧琼;沈陆澄;;基于动力机制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研究——以汕头市空间拓展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石洁;孔令龙;;旅游型城镇空间拓展适宜性评价[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3 代伟国;王芳;;快速城市化时期多山地区城镇空间拓展的检讨与反思——以重庆市区县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飞;;基于加权成本计算的县域城镇空间拓展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徐超平;李浩;李薇;;河谷型城市荒山整治拓展模式初探——以兰州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葛跃国;打造新型特色空间拓展区[N];淮安日报;2013年

2 张道航;摆脱对空间拓展的过度依赖[N];大连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赵萌邋记者 段丽茜;城市品位提升 发展空间拓展[N];河北日报;2008年

4 记者 许冰洲邋通讯员 李美琴;空间拓展“八仙过海”[N];嘉兴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稹;克难攻坚 乘势而上 确保“三改一拆”取得实效[N];杭州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可;抓住机遇,为南通描绘美好未来[N];南通日报;2014年

7 三元顾问楼栋;空间拓展直指2000点[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记者 魏瑶;着眼空间拓展 聚焦新区发展[N];兰州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锴;女性自我赋权与空间拓展[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侯伟;皖北地区县城空间拓展动力要素与合理性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3 邵家营;开发区的空间拓展与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管晨熹;旅游小城镇空间拓展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云;大城市用地空间拓展及其与交通的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吴佳莉;城乡结合部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家宁;桐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8 张新;县级城镇空间拓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柴华;社会空间拓展的趋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4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914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