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贸易开放度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使用贸易开放度指标和经济自由度指数分别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中等贸易开放度和中等经济自由度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经济增长模型并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笔者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都是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济自由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建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经济自由度,完善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提升贸易开放度,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发展;应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促进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
[Abstract]:The trade openness index and the economic freedom index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freed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re medium trade openness and moderate economic freedom. On this basis, by 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and using the two-stag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s trade openness, economic freedom and economic grow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trade openness and economic freedom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 particular, economic freedom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more than trade openn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freedom, perfect and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open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penness of trade. We should push forwar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39)
【分类号】:F742;F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美昌;徐康宁;;“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空间交互作用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02期
2 徐婧;孟娟;;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3 张建清;蒋坦;;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4 贾中华;梁柱;;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不同模型设定和工具变量策略的考察[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4期
5 陈福中;陈诚;;贸易开放水平、区位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1994-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考察[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1期
6 马颖;李静;余官胜;;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9期
7 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J];世界经济;2011年11期
8 张建辉;靳涛;;经济自由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的检验(197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9 项卫星;李宏瑾;徐爽;;危机后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思考——关于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10 黄新飞;舒元;;中国省际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杨靖旭;蔡梦云;;人力资本视角下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王金营;王琳;李天然;;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作用及空间差异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张辽;;市场潜力、贸易开放与产业多样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7年06期
4 叶修群;;互补或替代: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J];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05期
5 孙志红;陈玉路;;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分析[J];商业研究;2017年05期
6 李雪松;赵宸宇;聂菁;;对外投资与企业异质性产能利用率[J];世界经济;2017年05期
7 陈继勇;陈大波;;贸易开放度、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刘杜若;邓明;;留下还是外出:贸易开放、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地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04期
9 郑猛;杨先明;;要素替代增长模式下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10 宋周莺;车姝韵;张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特征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李洋;张洋;;中国经济增长对国际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33个国家G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陈福中;陈诚;;贸易开放水平、区位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1994-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考察[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1期
3 张红;李洋;;房地产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4 张少军;;外包造成了经济波动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3年02期
5 陈福中;陈诚;;开放经济视角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自199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4期
6 何其春;孙萌;;对外贸易、金融改革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2年03期
7 熊灵;魏伟;杨勇;;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1987—2009[J];经济学(季刊);2012年03期
8 张延群;;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9 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J];世界经济;2011年11期
10 盛斌;钱学锋;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似臣;中国贸易开放度的比较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06期
2 汪占熬;;对外贸易开放度评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年03期
3 李坤望;黄玖立;;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6年08期
4 许统生;涂远芬;;贸易开放度的就业贡献率比较——基于1995-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9年05期
5 沈丽娟;;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度关联性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1994—2009年数据[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1期
6 周启良;;贸易开放度、要素流动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J];商业时代;2012年09期
7 王彦;;论贸易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4年06期
8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9 胡海军;张卫东;向锦;;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农村贫困的联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8期
10 周娟;张广胜;;中国的贸易开放度:高估抑或低估?——基于对37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国际视角[J];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新飞;;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和中国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统生;周珊;;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开放度的估计与国际比较[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3 黄新飞;;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与广东经济增长——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桂敏;;沈阳对外开放水平的多维度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隆国强外经贸大学 邱薇;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开放?[N];国际商报;2010年
2 陈永杰;收入差距不应成为保护主义的理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张成思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平稳化发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 隆国强;我国仍需进一步扩大开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高超;专家:进一步开放符合国情[N];国际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程亚丽;中国可以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发挥更大作用[N];国际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胡心媛;非洲消费市场异军突起 成各国投资热土[N];中国贸易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武鹰;贸易开放、链接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玮丽;中国贸易开放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罗雪蕾;江西贸易开放度对财政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付瑞涛;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Elnur Alakbarov(阿力);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5 曹丽萍;贸易开放对我国女性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6 巫雪芬;贸易开放度与环境污染[D];厦门大学;2009年
7 王玉;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及国际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彦;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9 薛佳;贸易开放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黄吉雯;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对我国各省贸易开放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7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00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