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我国外汇储备减少的成因及有效管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19:20

  本文选题:外汇储备 + 减少 ; 参考:《经济纵横》2017年06期


【摘要】:外汇储备具有保障对外清偿能力、提升国际信誉的重要作用,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外汇储备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效率损失,使央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加剧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虽然由于"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以及汇率、价格等估值因素导致近期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但总体看我国外汇储备仍处于较充裕的状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外汇储备下降可能成为新常态,对此不必过度担忧,但应加强防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afeguarding foreign liquidity and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ey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a country's economic strength. Howeve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not as good as possible. Excessiv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ay lead to loss of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The balance sheet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bank is unbalanced, and the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is increased, which exacerbates the risk of mismatch of creditor's currency. Although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been reduced recently due to the valuation factors such as "keeping foreign exchange in the people," collecting foreign exchange in enterprises, "and so on, as well as the exchange rate and pric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still in a relatively abundant state on the whole.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declin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ay become the new normal in the future. There is no need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this, bu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the systemic risks brought about by the decline in the siz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测度、福利效应与策略选择研究”(编号:16BJL092)的成果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前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03期

2 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从哪里切入[J];金融经济;2003年08期

3 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的边贸之路[J];浙江经济;2003年15期

4 彭少琴;人民币国际化的路有多长[J];国际融资;2004年06期

5 徐洪水;论人民币国际化——基于人民币周边流通的分析[J];上海金融;2004年05期

6 闵娟;;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1期

7 王芬 ,章新;人民币国际化热的冷思考[J];粤港澳价格;2005年01期

8 查贵勇;对人民币国际化一些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毕颖娟;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途径选择[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途径及其策略[J];中国金融;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敏;;人民币国际化[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黄志龙;;建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黄志龙;王军;;第九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六大对冲措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刘义圣;;人民币国际化探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6 李稻葵;徐欣;伏霖;;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2期)[C];2011年

7 宗良;彭伊立;;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周宇;;论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选择[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9 钟利琼;曾友中;;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组合[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10 韩长征;;人民币国际化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菲律宾: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金石[N];光明日报;2009年

2 林利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人民币国际化选择何种模式?[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胡汝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有利时间已经不多[N];证券时报;2011年

4 记者 夏心愉;欧债危机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契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尹世昌;香港要做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场[N];人民日报;2012年

6 王信川;人民币国际化助推经济转型[N];经济日报;2012年

7 中信银行总行副行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 曹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曲双石;人民币国际化措施密集推进[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孙兴杰;人民币国际化需增强续航能力[N];新金融观察;2012年

9 滕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币国际化要深耕细作[N];证券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荣郁;人民币国际化应“稳”字当先[N];国际商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芹;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卜国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的决定和管理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3 陆简;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4 郭步超;货币权力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5年

5 胥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褚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青龙;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新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潘理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裴真;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比较[D];河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永;人民币国际化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孟思;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宋凡;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6 陆洋;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7 李洋;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智伟亮;人民币国际化制约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峻梧;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朱丽;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94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094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