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0 13:56
增加绿色投资是促进"一带一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设计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无投资、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3个情景,利用改进的索罗模型和碳强度变化模型,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地区7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CO2排放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投资有利于"一带一路"地区的经济发展和CO2减排,且随着投资的增加,促进作用也越明显。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100年,在固定、加强投资情景下,"一带一路"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累计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CO2累计排放量分别减少44.16 Gt和79.47 Gt,这将导致2100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下降2.41和4.33 mL/m3。从区域上看,虽然在短期内(2017—2050年),中国投资可能导致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印度和中东欧的CO2排放量小幅增加,但长期(2017—2100年)结果显示,其对各区域CO2排放量下降均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和中东—中亚地...
【文章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2020,3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路径
图3展示了2017—2100年在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各区域相对无投资情景的GDP累计增加量。由图3可知,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各区域累计GDP均呈增加趋势,且加强投资情景下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固定投资情景。这意味着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且投资越多越明显。但因投资量、投资行业以及区域的自身发展条件不同,各区域GDP增幅不尽相同。具体而言,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中国投资导致“一带一路”地区GDP分别累计增加5.66万亿和8.0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分别累积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可见,加强投资情景明显大于固定投资情景,且2100年累积增幅明显大于2050年。区域上,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东南亚及周边地区与经济发达且低碳发展区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大,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53万亿和1.25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4.99万亿和1.8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0.06万亿和7.14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62.70万亿和16.18万亿美元。而印度和中东欧地区的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小,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GDP相对无投资情景分别累计增加0.10万亿和0.11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14万亿和0.15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88万亿和0.83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均累积增加约1.90万亿美元。
具体而言,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中国投资导致“一带一路”地区GDP分别累计增加5.66万亿和8.0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分别累积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可见,加强投资情景明显大于固定投资情景,且2100年累积增幅明显大于2050年。区域上,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东南亚及周边地区与经济发达且低碳发展区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大,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53万亿和1.25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4.99万亿和1.8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0.06万亿和7.14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62.70万亿和16.18万亿美元。而印度和中东欧地区的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小,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GDP相对无投资情景分别累计增加0.10万亿和0.11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14万亿和0.15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88万亿和0.83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均累积增加约1.90万亿美元。4.3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碳强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展模型[J]. 刘清杰,任德孝,刘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协天紫光,薛飞,葛鹏飞.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3]外商直接投资对老挝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英文)[J]. 熊琛然,王礼茂,杨承佳,屈秋实,向宁.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6)
[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碳排放的中介作用[J]. 牛雄鹰,丁言乔.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2060年人口经济发展情景预测[J]. 姜彤,王艳君,袁佳双,陈迎,高翔,景丞,王国复,吴先华,赵成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2)
[6]“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的清洁能源外交——契机、挑战与战略性能力建设[J]. 李昕蕾. 国际展望. 2017(03)
[7]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J]. 耿德伟. 中国物价. 2017(03)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J]. 隋广军,黄亮雄,黄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与潜力[J]. 傅京燕,司秀梅. 热带地理. 2017(01)
[10]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J]. 王锋,冯根福,吴丽华. 经济研究. 2013 (08)
本文编号:3507468
【文章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2020,3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路径
图3展示了2017—2100年在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各区域相对无投资情景的GDP累计增加量。由图3可知,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各区域累计GDP均呈增加趋势,且加强投资情景下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固定投资情景。这意味着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且投资越多越明显。但因投资量、投资行业以及区域的自身发展条件不同,各区域GDP增幅不尽相同。具体而言,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中国投资导致“一带一路”地区GDP分别累计增加5.66万亿和8.0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分别累积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可见,加强投资情景明显大于固定投资情景,且2100年累积增幅明显大于2050年。区域上,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东南亚及周边地区与经济发达且低碳发展区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大,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53万亿和1.25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4.99万亿和1.8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0.06万亿和7.14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62.70万亿和16.18万亿美元。而印度和中东欧地区的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小,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GDP相对无投资情景分别累计增加0.10万亿和0.11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14万亿和0.15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88万亿和0.83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均累积增加约1.90万亿美元。
具体而言,相对无投资情景,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中国投资导致“一带一路”地区GDP分别累计增加5.66万亿和8.0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分别累积增加45.16万亿和97.02万亿美元。可见,加强投资情景明显大于固定投资情景,且2100年累积增幅明显大于2050年。区域上,相对无投资情景,固定投资和加强投资情景下东南亚及周边地区与经济发达且低碳发展区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大,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53万亿和1.25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4.99万亿和1.81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30.06万亿和7.14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增加62.70万亿和16.18万亿美元。而印度和中东欧地区的GDP累计增加量相对较小,其中,截至205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GDP相对无投资情景分别累计增加0.10万亿和0.11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14万亿和0.15万亿美元;截至2100年固定投资情景下分别累积增加0.88万亿和0.83万亿美元,加强投资情景下均累积增加约1.90万亿美元。4.3 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地区碳强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展模型[J]. 刘清杰,任德孝,刘倩.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协天紫光,薛飞,葛鹏飞.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3]外商直接投资对老挝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英文)[J]. 熊琛然,王礼茂,杨承佳,屈秋实,向宁.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6)
[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碳排放的中介作用[J]. 牛雄鹰,丁言乔.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2060年人口经济发展情景预测[J]. 姜彤,王艳君,袁佳双,陈迎,高翔,景丞,王国复,吴先华,赵成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2)
[6]“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的清洁能源外交——契机、挑战与战略性能力建设[J]. 李昕蕾. 国际展望. 2017(03)
[7]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J]. 耿德伟. 中国物价. 2017(03)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J]. 隋广军,黄亮雄,黄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与潜力[J]. 傅京燕,司秀梅. 热带地理. 2017(01)
[10]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J]. 王锋,冯根福,吴丽华. 经济研究. 2013 (08)
本文编号:3507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5074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