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唯识学的世界观——从生存论角度看

发布时间:2018-07-04 08:43

  本文选题:唯识学 + 生存论 ; 参考:《法音》2017年02期


【摘要】:正"世界"是一个多义的语词。比如,我们说"世界是无限的","世界"指的是宇宙;我们说"2014年世界上有72亿人口","世界"指的是地球;我们说"他无法走出自己的世界","世界"指的是某个特定的经验范围。"世界"这个词的多义性源自我们对"世界"本身的理解和表达是多环节、多层次的——虽然"世界"本身具有整全的统一性。基于其对世界整体的理解,每个人会形成他自己的
[Abstract]:The word "world" is a polysemous word. For example, we say "the world is infinite", "the world" refers to the universe; we say "there are 7.2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in 2014" and "the world" refers to the earth; we say "he can't get out of his own world" and "the world" refers to a particular range of experiences. " The polysemy of the word "world"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our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word "world" itself is multi-link and multi-level, although "world" itself has an overall unity. Based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everyone will form his ow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唯识学与现象学比较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HNSK[QN]15-97
【分类号】:B9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宏禹;;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J];五台山研究;2009年02期

2 胡晓光;;略论“识”与“智”的区别——唯识学与世间哲学的本质不同性之通考[J];法音;2010年12期

3 胡晓光;略论唯识学的真如理论[J];法音;1994年08期

4 胡晓光;略论唯识无境[J];法音;1994年10期

5 胡晓光;唯识学对哲学的超越[J];法音;1995年01期

6 黄夏年;王恩洋先生的唯识学著作[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7 续戒法师;;唯识学中的名言与真实[J];符号与传媒;2012年02期

8 林国良;唯识学的认知理论[J];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9 黄夏年;;百年的唯识学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01期

10 慧仁;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J];法音;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彦琴;史运芳;;佛教之人格形成与发展理论探究——以唯识学种子说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书评人 陈克艰;一本根底故、裁断新的佛学门径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杨新宇;从公众选择角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李恒威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东西方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高山杉;钢和泰年谱订误[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广良;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徐东来;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小强;唯识学“转识成智”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连朋;在佛学与哲学之间[D];南开大学;2006年

5 朴均吉;玄奘与韩半岛佛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文辉;从现象学“看”五重唯识“观”[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范茹丹;王恩洋“人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鹏飞;唯识学视角下翻译本质探索[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4 王慧慧;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D];兰州大学;2008年

5 袁宏禹;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宏涛;中国唯识学的心性思想探析[D];四川大学;2006年

7 刘佳明;佛教唯识学中认知理论的探析与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孙改明;论熊十力与唯识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荣益;禅宗发展的唯识学背景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高勋;王恩洋唯识学思想探微[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9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