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法华经》的文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16 10:10

  本文关键词:《法华经》的文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法华经》不仅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而且文字优美,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平等、因缘、果报的思想,也可以找到开悟、解脱、修行成佛的方法与途径,让觉悟者感受生命的高华之境。本论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法华经》佛教思想的阐释和文学性的分析,建构一种佛经文学的研究思路,找到宗教思想与文学审美特征相结合的方式。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法华经》的言说特色——譬喻。就是通过譬喻阐释佛学义理。著名的《法华七喻》以及其他的譬喻构成《法华经》的文学内涵。第一,《法华经》的譬喻构成。《法华经》是一部由譬喻构成主要内容的经典。第二,以譬喻为劝诫。在《法华经》中,清楚地表现了佛陀教团传法时浓厚的文学色彩,即以譬喻为劝诫的手段。第三,以譬喻为启发。在《法华经》中佛陀以譬喻来启发弟子,让他们明了佛教的道理,发觉自身的佛性,启示真知。第四,以譬喻为暗示。《法华经》中譬喻方式能暗示真理,令众生觉悟真相。 第二章:《法华经》的文体特色。《法华经》本身就是极具魅力的文学作品,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誉为文字佳作。其文体特色主要有三:第一,散韵结合。佛经为了表达真理,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佛法的妙处,常用诗偈方式。《法华经》或是四言、偈颂,或是长行之中亦有述事问答乃至譬喻。第二,对话方式。《法华经》的内容是由佛陀与弟子的对话构成的。第三,讲故事。佛典常用故事来阐明佛教教义。《法华经》中通过这些韵散文体、诗歌、对话和故事使众生了解佛陀的教义。 第三章:《法华经》的审美特色。《法华经》作为一部富于文学性的佛经,自然会体现出许多审美元素。第一,佛的崇高性。佛自己觉悟了然后使别人觉悟,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崇高最圆满的境地。第二,悲悯情味与悲剧性。悲悯是佛教的基本情感,而《法华经》中的悲悯性意味极其深奥。第三,神通色彩。佛陀经中经常出现种种神通而不可思议的现象。这一点在《法华经》中亦有体现。 总之,《法华经》通过对虚构性的佛国世界的描绘,微妙佛法的讲述以及菩萨形象的塑造,使用随处可见的譬喻的表现手法和多种言说方式,营造了大乘经典特有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由此构成了佛经文学中最为恢弘绚丽的华章。
【关键词】:《法华经》 言说特色 文体特色 审美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4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1. 《法华经》概述8-13
  • 2. 《法华经》文学解读之意义13-15
  • 第一章 《法华经》言说特色:譬喻15-35
  • 第一节 《法华经》的譬喻构成15-24
  • 第二节 《法华经》以譬喻为劝诫24-26
  • 第三节 《法华经》以譬喻为启发26-31
  • 第四节 《法华经》以譬喻为暗示31-35
  • 第二章 《法华经》文体特色35-48
  • 第一节 韵散结合35-39
  • 第二节 对话方式39-45
  • 第三节 讲故事45-48
  • 第三章 《法华经》的审美特色48-56
  • 第二节 佛的崇高性48-49
  • 第二节 悲悯情味与悲剧性49-50
  • 第三节 神通色彩50-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0
  • 后记6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言;《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韩瑞;《圆觉经》中的比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郭晓敏;《坛经》的文学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孙冬梅;《楞严经》文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法华经》的文学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0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