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上帝到主权者

发布时间:2017-05-14 10:23

  本文关键词:从上帝到主权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任何制度的构建都是“人”的制度的构建,所以说制度的建立必须立基于对人性的认识。于此,一个制度构建的好与坏是直接与对人性的认识水平相关联的。如果对人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制度必定是优良的;相反,对人性在认识上存在谬误,那么相应的制度构建也必定是不牢靠而最终走向失败的。 本文正是立足于此,在比较两种制度构建的基础上指出基督教“天国”梦想的荒谬与最终的幻灭,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霍布斯对人性的新的理解,并且在这个新的理解的基石上构建起强大的主权者。并着重突出了霍布斯相对于基督教在制度构建上的高明之处。 全文约40000字,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论。立足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反思儒家传统的困境所在,以及近代中国知识人在试图拯救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紧接着阐明虽然这个进程因为外部与内部的原因一再被中断,但是80年代后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这个传统。但是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抱持着爱国的情怀,然而却因为知识上的局限导致了看不清中国前进的道路。于是在此基础上指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的大思想霍布斯的主权理论的重要性,由此指明了本文选题的重要意义。接下来的是对于霍布斯的研究现状的阐明。 第二部分首先根据罗马帝国的衰亡在现实的层面上总结出人性“贪婪”的特征,“一旦财富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并且当光荣、军事统帅权和政权随之也受到尊敬的时候,德行便开始失去其光采,贫困被认成是一种耻辱,廉洁反而被说成是一种恶意的表现。由于财富的缘故,同狂妄自大结合在一起的奢侈与贪婪便沾染上了青年一代。他们干着掠夺的勾当,毫无节制地浪费;他们毫不珍视自己的财产,却又觊觎别人的财产;对于节制、贞节,人的和神的一切事物,他们无不采取蔑视的态度;简言之,他们既极为胆大妄为又毫无顾忌。于是不可避免的是,冲突发生了,各阶层、派别之间矛盾重重,战争无穷无止的消耗着古罗马的生命。”然后论述了基督教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救赎。然而,“基督教认为,要建立起一个共同体,就必须要求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爱。它要做的是在堕落的尘世间之外建立起一个以‘爱'为基础的‘上帝之城'。”所以说基督教所秉持的是一个高扬的人性目标,然后试图通过对民众的教化而在此人性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互爱的共同体。但是因为人性的特征与基督教所高扬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从而导致了基督教追求的必然落空。 第三部分论述的是基督教没落之后的英国国内政治状况。此时的英国国内教派林立,纷争四起。各方力量因为利益与信仰的冲突而在重新召开的议会中展开角力。这部分的目的在于用历史说明不切实际的基督教在政治上所带来的恶果,一个类似于古罗马帝国崩溃时期的局面。这也正是霍布斯出生至写作《论公民》时所面临的生存状况,也正是霍布斯“自然状态”假说的灵感来源。 第四部分论述的是霍布斯主权者的诞生。从1608年霍布斯从牛津毕业一直到内战爆发,霍布斯大部分的时候都住在德文郡伯爵卡文迪什家中。卡文迪什家族是英国最富有的阶层,并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无论是跟英国国王还是跟克伦威尔都有联系。因此,霍布斯获得了当时近距离观察英国国内情况的机会。可以想见,在这几十年里,萦绕在霍布斯耳旁的肯定是各种势力在议会中的无休止的争论,所以他说“他们不仅像他人一样不爱他们的同伴,而且他们还竞相比试对其同伴的怀恨”。因为如果人天性爱同伴的话——我这里的意思是人把他们作为同伴去爱——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是人,人对人的爱却是不同的;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人都愿意寻求与这样一些人而不是与别的人相伴,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对他来说是更享有盛名的和有益的。所以说,我们天性上不是在寻求朋友,而是在从中追求荣誉或益处[commodum]。这才是我们主要追求的目标,朋友倒是在其次的。对任何慎重思考人的行为的人来说,经验显然表明,人们每一次主动的相遇,不是相互需要的结果,就是追求荣耀的结果。因此,当人们相通时,他们所渴求的不是对自己的益处,就是在同伴中的声望和荣誉。简单的说,追求利益是霍布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霍布斯的主权者的建构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并且他认为,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而不是互爱的基础上政法共同体才是稳固的。也就是能够建立起长久的和平秩序的。霍布斯理论直接挑战的就是基督教的救赎理论。他立足于人类贪婪的本性,将这种贪婪转化成了权利,然后建立起一个外在的政法共同体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并得出结论说霍布斯的救赎是一种世俗的救赎。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主要目的在于将全文的主题提取出来,着重加以阐述,已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其主题是“霍布斯正是针对中世纪末期的堕落状况而设计自己的理论的。他的前提同样是对人性的设定。然而霍布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扭转了基督教对人性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建立了自己的理论。霍布斯所面临的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堕落之后的,动荡不安的欧洲世界,尤其是处于内战前夕及内战时期的英国。此时的英国风雨飘摇,各种教派势力斗争异常激烈。霍布斯面对这种状况,得出了自己关于人性的结论,他并不是认为人性本善。”恰恰相反,霍布斯所肯认的人性正是以贪婪为主要特征的“恶”。“于是,霍布斯的人性本恶(激情)的思想就是非常明确了,但是霍布斯敢于为人性的这种恶正名。霍布斯的政治共同体正是建立在这种恶的基础上的。他甚至将这种恶称为权利,进而建立起了自己的自然权利学说。”
【关键词】:人性 贪婪 理性 主权 政法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78
【目录】:
  • 内容摘要3-6
  • Abstract6-11
  • 引论11-14
  • 一、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14-21
  • (一) 上帝国的兴起14-18
  • (二) 上帝国的幻灭18-21
  • 二、"自然状态"的形成及其实质21-25
  • (一) 英国内战21-22
  • (二) "自然状态"22-25
  • 三、人间国的创建及其秘密25-40
  • (一) "贪婪"与主权的生成25-30
  • (二) 主权者的权利与义务30-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子游;论“实在法”的法哲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从上帝到主权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4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a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