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发布时间:2017-05-23 21:12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佛教起源于印度,分海、陆两道传入中国。南海道为佛教传入中国之要道,广东则为佛教由海路入华之初地。据现存典籍记载,至迟在东汉末年已有西域僧人在广东进行弘法活动,佛教已传入广东。 魏晋时期,中外僧人在广东的弘法活动还局限于点和线,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传播。南北朝时期,广东的过往僧人数量大增,译经、传戒、建寺等弘法活动也显得颇具规模,广东佛教已由早期传播阶段转入初步发展阶段。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海路来华的西域僧人,其传法活动的典型路线是:由西域诸国经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番禺,在番禺等地活动一段时间后,大多沿传统商路北江至粤北山地,然后进入江南、中原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僧人在广东的弘法活动集中于粤中的番禺和粤北的始兴。广东的译经道场集中于粤中的番禺和粤北的始兴。至南朝末年,佛教寺院在广东已初具规模,以粤中的番禺为最多,次为粤北的始兴,粤东的罗浮山也有几座。综合分析上述三个佛教文化要素的分布,魏晋南北朝时期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集中在粤中的番禺和粤北的始兴。 佛教不仅与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传播、发展与分布都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此外,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条件,如经济、政治、文化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广东 佛教传播 地理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目录6-7
- 绪论7-19
- 第一节 研究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地理的意义7-8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佛教地理的研究现状8-10
- 第三节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及主要内容10-13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与方法13-16
-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16-19
- 第一章 魏晋以前广东佛教的传入19-33
- 第一节 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及路线19-23
- 第二节 佛教初传广东考23-29
- 第三节 小结29-33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33-57
- 第一节 魏晋时期中外僧人在广东的弘法活动33-39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中外僧人在广东的弘法活动39-50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僧人在广东弘法的典型路线50-52
- 第四节 小结52-57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文化要素的分布57-73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中外僧人在广东游徙地的分布57-61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广东佛经翻译场所的分布61-63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寺院的分布63-67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广东佛教文化的区域发展67-73
- 第四章 影响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传播与分布的地理及社会因素73-87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条件73-79
- 第二节 政治条件79-81
- 第三节 固有的文化特质81-83
- 第四节 小结83-87
- 结语87-91
- 参考文献91-95
- 分类索引95-99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99-100
- 后记10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致兵;;从鉴真探三亚佛教文化源头[J];教师;2010年09期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