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李大钊的宗教社会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31 22:10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的宗教社会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融注于礼俗,镶嵌于君权、族权与父权,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曾经缔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家族生活与精神生活。近代“西学东渐”与启蒙思想兴起,理性精神与民族国家诉求成为新文化知识分子重新审视传统宗教的理论视域与话语源泉。 作为新文化理念的倡导者、主导五四思潮的关键人物,李大钊不仅亲身参与当时的非宗教运动,而且还是较早涉及宗教领域、对宗教问题思考颇为深刻的一位宗教研究者。他的宗教思想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的一种表征,而且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投射与缩影。学术界有关李大钊宗教思想的研究一直比较疏略,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李大钊原始文献的梳理,试图整理出李大钊宗教思想的逻辑体系,探索李大钊宗教思想中蕴含的价值内涵。 李大钊的宗教思想源于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与现代社会观念的冲突。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法性传统宗教和宗法制度的结合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曾经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叛传统、批判宗教却成为宗教思潮的主流。李大钊的宗教思想即产生于这一时期传统宗教与西方启蒙思想的碰撞中,对宗教激进的批判使得他成为五四时期宗教批判思想潮流的代表人物。 李大钊的宗教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的宗教思想具有明显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宗教思想的特征。他将宗教界定为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宗教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分析。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李大钊的宗教思想刻上了启蒙宗教思想的深刻烙印:即具有鲜明的批判性。他以近代民主思想和科学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儒教和西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作为一个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李大钊对宗教的批判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诉求。一方面,他的宗教批判思想彰显出他对科学、平等、自由这些现代社会价值的选择。另一方面,他在宗教批判中对于个人权利的肯定和呼吁、对于建构民族国家的设想以及对工具理性思维的运用,表明了他现代性实践诉求的一面。 本文试图将李大钊的宗教思想围绕社会性、批判性和现代性整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构架,以此深入、全面地阐释李大钊宗教思想的内涵。同时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宗教思想特点获得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李大钊 宗教 宗教思想 现代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一、绪论9-14
  • (一) 研究缘起9-10
  • (二) 研究概述10-11
  • (三) 主要概念的界定11-14
  • 二、历史传统与启蒙思潮的汇流14-21
  • (一) 宗教: 传统宗法社会秩序的基础14-17
  • (二) 批判: 近代启蒙宗教思潮的主题17-20
  • (三) 李大钊: 五四时期宗教批判思想的先行者20-21
  • 三、宗教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21-26
  • (一) 宗教是人间社会物质经济情形之反映21-22
  • (二) 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自然变迁22-23
  • (三) 妨碍人类进步的东西,也曾与人类进步以很深的影响23-26
  • 四、宗教批判是社会价值冲突的表征26-34
  • (一) 儒教批判: 孔教生而吾华衰26-29
  • (二) 基督教的反功能: 麻醉中国民族的鸦片29-30
  • (三) 宗教批判的内核: 宗教与现代社会价值的冲突30-34
  • 五、宗教思想中彰显的现代性诉求34-40
  • (一) 个人权利的呼吁34-36
  • (二) 民族国家的展望36-38
  • (三) 工具理性的彰显38-40
  • 六、结论与反思40-44
  • (一) 结论: 李大钊宗教思想的基本特点40-41
  • (二) 反思: 李大钊宗教思想的价值41-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伟;论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兼谈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之变迁[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2 赵秀丽;;李大钊宗教思想述论[J];党史文苑;2007年20期

3 储文静;新世纪以来李大钊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4期

4 李忠平;;李大钊的宗教观[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吴汉全;;近10年李大钊研究的进展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近代史研究;2006年04期

6 周忠瑜;李大钊宗教思想初探[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孙秀民;;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述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3期

8 胡建;李大钊“文化调和论”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9 郭齐勇;儒学:入世的人文的又具有宗教性品格的精神形态[J];文史哲;1998年03期

10 滕祥志;韦伯论中国社会与宗教[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的宗教社会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10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