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单点系统缓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4:16

  本文关键词:浮筒单点系统缓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浮筒式单点 缓波式 柔性立管 耦合分析


【摘要】:浮筒式单点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方向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其可用于边际油田的开发、油田早期开采及海上输油或卸油终端。立管作为该系统中传输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决定着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本文将非粘结性柔性立管应用到浮筒式单点系统中去,建立了耦合分析模型,对柔性立管的力学性能、缓波式布局、参数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体运动对立管响应的影响,并对立管进行了强度校核和疲劳分析。本文首先利用ABAQUS软件对柔性立管进行了基本性能研究,得出了立管的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曲线;与此同时利用SESAM软件建立了浮筒和油轮的水动力模型,得到了两者的RAO、二阶平均漂移力、附加质量、附加阻尼等水动力数据;之后,根据悬链线基本理论对缓波式立管进行布置,并在Orcaflex软件中建立了浮筒式单点的耦合分析模型。依托该模型进行了各项研究,结果显示:柔性立管承受轴力的构件主要是两层抗拉层;缓波式立管的悬挂角、浮块参数、流体参数等会对立管的有效张力和曲率产生影响;正常工作时,压载要比满载更危险,并且浮筒的横荡运动,垂荡运动,横摇运动以及油轮的纵荡和二阶运动对立管的张力和曲率影响较大;极端荷载下立管的张力、曲率和应力都满足规范要求,最大张力发生在远位点,最大曲率发生在近位点;该系统中柔性立管疲劳寿命主要由内层抗拉层决定,最大疲劳损伤大约出现在限弯接头与立管连接点附近,对于该点的疲劳损伤张力影响因素大于曲率影响因素。
【关键词】:浮筒式单点 缓波式 柔性立管 耦合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5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5
  • 1.1 单点系泊系统简介11-13
  • 1.2 柔性软管概述13-17
  • 1.3 浮筒式单点及其立管研究进展17-23
  • 1.3.1 浮筒式单点系统研究现状18-20
  • 1.3.2 海洋柔性立管研究现状20-23
  • 1.4 本文研究内容23-25
  • 2 浮筒式单点及其立管基本理论25-43
  • 2.1 缓波式立管基本理论25-29
  • 2.2 非粘结性立管基本理论29-34
  • 2.2.1 非粘结性立管的迟滞效应29-31
  • 2.2.2 Orcina迟滞模型31-34
  • 2.3 浮简单点系统分析理论34-40
  • 2.3.1 海洋环境荷载34-38
  • 2.3.2 CALM系统运动分析38-40
  • 2.4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40-42
  • 2.4.1 S-N曲线40-41
  • 2.4.2 平均应力修正模型41-42
  • 2.5 本章小结42-43
  • 3 缓波式柔性立管设计分析43-63
  • 3.1 CALM系统基本参数43-49
  • 3.1.1 浮筒及油轮参数43-44
  • 3.1.2 柔性立管基本参数44-47
  • 3.1.3 环境参数47-49
  • 3.2 柔性管基本特性研究49-55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49-51
  • 3.2.2 分析结果51-55
  • 3.3 CALM系统耦合模型建立55-62
  • 3.3.1 浮筒及船体水动力分析55-57
  • 3.3.2 缓波式立管基本布置57-62
  • 3.4 本章小结62-63
  • 4 CALM系统立管参数敏感性分析63-75
  • 4.1 顶部悬挂角的敏感性分析63-64
  • 4.2 浮块参数的敏感性分析64-67
  • 4.2.1 浮块直径敏感性分析64-66
  • 4.2.2 浮块位置敏感性分析66-67
  • 4.3 输送流体参数的敏感性分析67-72
  • 4.3.1 立管内压的敏感性分析67-70
  • 4.3.2 流体密度的敏感性分析70-72
  • 4.3.3 流体速度的敏感性分析72
  • 4.4 环境参数的敏感性分析72-74
  • 4.4.1 水动力系数的敏感性分析72-73
  • 4.4.2 土壤剪切强度的敏感性分析73-74
  • 4.5 本章小结74-75
  • 5 动态分析及疲劳分析75-99
  • 5.1 柔性管的动态分析75-84
  • 5.1.1 极端条件下动态分析75-80
  • 5.1.2 工作条件下动态分析80-83
  • 5.1.3 环境方向的影响83-84
  • 5.2 浮体运动的影响84-87
  • 5.2.1 浮筒运动的影响84-85
  • 5.2.2 油轮运动的影响85-87
  • 5.3 柔性管的疲劳分析87-96
  • 5.3.1 ABAQUS局部分析87-90
  • 5.3.2 平均应力修正90-91
  • 5.3.3 疲劳分析结果91-96
  • 5.4 本章小结96-99
  • 6 总结与展望99-102
  • 6.1 总结99-101
  • 6.2 研究展望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5
  • 致谢105-106
  • 个人简历106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萍;周佳;王佳琦;;深水柔性立管的缓波型布置及参数敏感性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11年03期

2 任少飞;唐文勇;薛鸿祥;;轴压下非黏结柔性立管响应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孔维达;;FPSO系统柔性立管的安装施工[J];科技风;2010年13期

4 崔嵘;李乃良;戴毅;张西迎;蒋日新;武国营;郭烈锦;李文升;;S型柔性立管顶部节流对管内压力特性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姜豪;杨和振;刘昊;;深海非粘结柔性立管简化模型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3年01期

6 董磊磊;张崎;黄一;;基于能量法的非黏合柔性立管轴对称响应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周巍伟;沙勇;曹静;;非粘接动态柔性立管干涉研究[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2014年01期

8 高红霞;赵志甲;吴忻生;刘屿;;基于内流动力学的海洋输油柔性立管鲁棒边界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年06期

9 张建侨;宋吉宁;吕林;滕斌;;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实验的数据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9年04期

10 丁鹏龙;李英;刘志龙;;陡波型柔性立管浮力块参数优化及应用[J];海洋工程;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彤;李鹏;张鸿凯;肖蕴;朱鹏;兰庆世;李岩;;柔性立管防弯器的设计[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周佳;孙丽萍;周立师;;无粘结柔性立管迟滞弯曲的本构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李鹏;李彤;张鸿凯;刘振国;朱鹏;兰庆世;;深水FPSO柔性立管[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艳霞;缪泉明;;基于受迫振动实验的柔性立管的VIV响应预报[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明刚;深水柔性立管及附件设计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磊磊;非粘合柔性立管截面特性的理论计算及BSR区域的疲劳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吴浩;多根控制杆对细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抑制作用的实验及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夏;柔性立管钟型嘴设计及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邹科;浅水柔性立管线型设计与顺应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婵;深水柔性立管抗疲劳设计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曹淑刚;浮筒单点系统缓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李博;海洋动态柔性立管附件设计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海飞;深水柔性立管非线性静动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孙耀刚;柔性立管静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栾林昌;非粘合柔性立管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宋磊建;缓波形柔性立管总体响应特性研究及疲劳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赵志甲;海洋柔性立管建模与控制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3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073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