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鼠传巴尔通体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3 14:52

  本文选题:巴尔通体 + 啮齿动物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巴尔通体在中国不同地区啮齿类动物中的种群分布及流行特征,并研究鼠传巴尔通体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巴尔通体的人间感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本研究依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选取采样点,采用夹夜法捕捉啮齿类动物后无菌取其脾脏组织,在-80℃冰箱冷冻保存。2.将所采集的各脾脏组织样品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剪取绿豆粒大小于单管中制成匀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调节培养箱内二氧化碳浓度为5%,温度为35℃。胰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中混有5%脱纤维羊血。巴尔通体属的特异性基因枸橼酸合成酶基因(gltA)长度大小约为379bp;挑取巴尔通体的疑似菌落,PCR扩增该目的基因片段。依据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大小判断阳性菌株并进一步扩增其16SrRNA、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RNA聚合酶亚单位基因(rpoB),将它们的扩增产物提交公司并进行基因测序。3.对所测gltA、16S rRNA、ftsZ、rpoB基因序列利用NCBI中的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利用MEGA7.0.21软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对gltA、ftsZ、rpoB基因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并进行人工校正,然后通过邻近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ethod)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系统发育进化关系。4.核苷酸及单倍型多样性分析采用DnaSP 5.10.01软件进行。结果:1.本研究共采集2826份啮齿类动物脾脏组织样品,涉及全国15个省市地区,检测结果显示,757份样品中存在巴尔通体感染,总感染率为26.79%(757/2826)。所测阳性样品隶属于3目,共9个科25个属62个种,不同种类的啮齿类动物的感染率不同。此外,不同调查地区有巴尔通体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种类也不尽相同。2.各调查地区啮齿类动物的巴尔通体感染率存在差异,且不同调查地区分离到的巴尔通体基因型存在差异。其中格拉汉姆巴尔通体基因型分布于每个调查地区;除山西省与海南省外,其他调查地区都分离出2种及以上的巴尔通体基因型。3.序列的同源性以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测啮齿类动物中主要存在12种巴尔通体基因型,即泰勒巴尔通体(B.taylorii)、格拉汉姆巴尔通体(B.grahamii).伊丽莎白巴尔通体(B.elizabethae)、日本巴尔通体(B.japonica)、特利波契巴尔通体(B.tribocrum)、森林巴尔通体(B.silvatica)、昆州巴尔通体(B.queenslandensis)、非洲跳鼠巴尔通体(B.jauli)、菲西巴尔通体(B.phoceensis)、黑瞎子巴尔通体(B.heixiaziensiB.马赛巴尔通体(B.rattimassiliensis)B.washoensis。结论:本研究调查发现巴尔通体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多种啮齿类动物中存在感染,分布在广泛的地理环境中及具有宿主多样性特征;同时,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中国鼠传巴尔通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可能有新种存在。由于啮齿类动物数量多、分布广且人居关系密切,其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对人类巴尔通体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次类动物中巴尔通体感染状况的监测和研究意义重大。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Bartonella in ro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 and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Bartonella in China . Conclusion : In this study ,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od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re may be new species in B. jauli , B . phoceensis , B . jauli , B . phoceensis , B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慧;白鹤鸣;杨发莲;;巴尔通体菌株的保存与复苏[J];地方病通报;2007年02期

2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云南巴尔通体研究概况[J];医学动物防制;2008年05期

3 白鹤鸣;杨慧;杨发莲;;巴尔通体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12期

4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云南巴尔通体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12期

5 刘小闪;刘起勇;;汉赛巴尔通体媒介和宿主的实验室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年02期

6 金城;;巴尔通体脂肪酸分析标准方法的建立[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2期

7 栗冬梅;苗志刚;宋秀平;王君;刘起勇;;巴尔通体液体培养条件简化及生长曲线观察[J];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11期

8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于彬彬;;云南澜沧巴尔通体的分离鉴定和序列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9期

9 宋秀平;栗冬梅;刘起勇;黄儒婷;;巴尔通体生化特性及生化鉴定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11期

10 杨发莲;白鹤鸣;杨慧;张青;;巴尔通体分离培养特性观察[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永金;;巴尔通体[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2 陈永金;;巴尔通体(Bartonalla)[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程王琨;李玉峰;丁维民;刘朋;;汉赛巴尔通体17-kDa蛋白的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芳;刘起勇;张卫东;宋秀平;栗冬梅;马怀雷;赵帆;孟凤霞;任东升;靳建超;林杰;吴海霞;;长角血蜱感染汉赛巴尔通体后血淋巴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201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彩霞;细胞骨架蛋白与汉赛巴尔通体胞内感染机制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栗冬梅;汉赛巴尔通体外膜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赵帆;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分子分型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姜亚运;中国中西部三省鼠传巴尔通体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2 马洁琼;中国鼠传巴尔通体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进化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3 许传彬;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巴尔通体的建立及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王逸晓;中国部分地区猫群中汉塞巴尔通氏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俞向前;浦东地区猫群汉赛巴尔通体流行病学调查[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武燕斌;汉赛巴尔通体P17基因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晶晶;汉赛巴尔通体体外红细胞感染实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苗志刚;巴尔通体脂肪酸分类鉴定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君;汉赛巴尔通体重组外膜蛋白Pap31的研制和抗原性分析[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01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