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湖滨湿地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17:13
   乌梁素海湖滨湿地正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呈现出湖中芦苇沉积物(样点1)→湖滨沼泽水葱沉积物(样点2)→湖滨碱蓬盐碱化草甸土壤(样点3)→湖岸白刺荒漠化土壤(样点4)的演化趋势。硫酸盐还原菌(SRB)作为湿地碳硫等元素循环的转化者,对硫酸盐的分解及代谢产物H2S气体的释放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湿地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其丰度,对深入探讨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具有科学价值,对开展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在乌梁素海小河口设置一条陆向分布样带。采用克隆文库构建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湿地沉积物和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apsA的多样性及其丰度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多样性较高,荒漠化土壤基质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多样性最低;乌梁素海湖滨湿地的硫酸盐还原菌分属于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五个科:Acidithiobacillales、Desulfurella、 Chromatiales、Desulfovibrionaceae和 Desulfobacteriaceae,其中Chromatiales、 Desulfovibrionaceae和Desulfobacteriaceae为优势菌群。沉积物和土壤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apsA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四个样点中每克土apsA拷贝数分别为:1.34×107拷贝、8.07×105拷贝、5.27×106拷贝和2.37×104拷贝。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沉积物中铵态氮、含水率对沉积物SRB群落影响显著;土壤环境中水溶盐总量对碱蓬盐碱化草甸土壤和白刺荒漠化土壤SRB群落影响显著;硫酸盐的浓度可能不是唯一影响SRB多样性的因素,但是它对功能基因apsA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X1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1.2 湿地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硫酸盐还原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2.2 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2 目的基因的扩增
        2.3.3 硫酸盐还原菌克隆文库的构建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乌梁素海土壤基质基本性质
    3.2 硫酸盐还原菌克隆文库分析
        3.2.1 DNA提取和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apsA扩增结果
        3.2.2 硫酸盐还原菌克隆文库分析
        3.2.3 硫酸盐还原菌系统发育分析
    3.3 硫酸盐还原菌定量PCR分析
        3.3.1 质粒拷贝数及重组子鉴定结果
        3.3.2 标准曲线分析
        3.3.3 硫酸盐还原菌丰度检测
    3.4 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基质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课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翠英,于亚兰;油田注入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计数的最佳生长期[J];微生物学通报;1995年03期

2 刘宏芳,黄茁,许立铭,郑家燊;不同种类硫酸盐还原菌的鉴定方法探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3 张毅,刘克鑫;高温硫酸盐还原菌对金属腐蚀的初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Z1期

4 陈皓文,高爱国;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测区沉积物硫酸盐还原菌初步研究[J];极地研究;2000年03期

5 向廷生,万家云,蔡春芳;硫酸盐还原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和硫化氢的生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2期

6 王明义;梁小兵;郑娅萍;赵由之;魏中青;;硫酸盐还原菌鉴定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06期

7 陈悟;崔永明;潘飞;陈思奇;祝荻;曾庆福;;硫酸盐还原菌多相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周彪;谭志琼;;硫酸盐还原菌落活性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03期

9 蔡靖;郑平;张蕾;;硫酸盐还原菌及其代谢途径[J];科技通报;2009年04期

10 李建军;叶广运;陈进林;孙国萍;梁世中;;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匡飞;硫酸盐还原菌对海洋腐蚀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2 冯紫艳;硫酸盐还原菌和蓝藻对太湖底泥形成湖泛的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3 郑碧娟;静磁场作用下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特性及腐蚀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悟;硫酸盐还原菌多相分类系统与综合防治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戚鹏;硫酸盐还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6 马保国;硫酸盐还原菌与固体废物协同修复煤矸石污染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赵晓栋;硫酸盐还原菌对海洋用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8 韩雅琼;厌氧微生物法同步脱除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鲍祺;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机理及复合杀菌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琳;硫酸盐还原菌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荆乾坤;微生物抑制黄铁矿氧化产酸的实验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3 谷国栋;油田采出液SRB生长特性及抑制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刘建丽;乌梁素海湖滨湿地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万泰力;油田硫酸盐还原菌腐蚀防护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万里;嗜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抑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徐燕;硫酸盐还原菌抑制剂的研制及抑制效果现场试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马锦民;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涛;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及其去除重金属铬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超;耐高盐高碱硫酸盐还原菌的选育[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5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55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