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藻种胶被特性及其对物质传递的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Q945
【部分图文】:
典型藻种胶被特性及其对物质传递的影响21.2胶被概述1.2.1胶被的定义胶被(surfaceco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以及一些植物和动物细胞周围的结构,其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生物和植物的胶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术语经常混淆,特别是藻类的胶被(图1.1)(Bertocchietal.,1990),在许多文献中其名称并没有严格区分。在已有的研究报道中,藻类的胶被称为荚膜多糖capsularpolysaccharides(CPS)、结合型胞外聚合物boundextracellularpolymers(BEPS)、紧密型胞外聚合物tightextracellularpolymers(TEPS)、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exopolymerparticles(TEP)、多糖polysaccharide(PS)等(Bennett,1963),其中,结合型胞外聚合物(BEPS)还可进一步分为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ooselyboundextracellularpolymers(LB-EPS)和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boundextracellularpolymers(TB-EPS)(Houetal.,2017)。除此之外,大部分藻类胶被可以分泌溶解性多糖物质到外界水环境中,一般称之为水解多糖releasedpolysaccharides(RPS)或可溶型胞外聚合物solubleextracellularpolymers(SEPS),因此有学者用胞外多糖或胞外聚合物(exopolysaccharide、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EPS)代表胶被及其分泌物。藻类形成群体有两种机制:一是细胞黏附,单个细胞通过胶被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二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过后保持黏附状态,包裹在母细胞壁中(董静和李根保,2016)。图1.1藻类胶被示意图Figure1.1Schematicdiagramofalgalsurfacecoat
第1章绪论31.2.2胶被的分类藻类胶被根据形态可分为鞘(sheath)、荚膜(capsule)、粘液(slime)(DePhilippisandVincenzini,1998)(图1.2)。鞘层薄而均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荚膜是厚而有粘性的多糖层,用印度墨水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最外一层为粘液,分散在细胞周围,不能反应细胞的形状。可溶型胞外聚合物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荚膜或粘液层以水溶型物质的形式释放到周围培养基中的物质,能引起培养基粘度的增加。许多学者仅在物质层面上对胶被及其分泌物进行分析(Ahmedetal.,2014),但这忽略了藻类胶被自身的生物学功能,且胶被可能比RPS具有更多的生物活性(Geetal.,2014a)。图1.2藻类胶被形态图Figure1.2Morphologyofalgalsurfacecoat1.2.3主要成分不同藻种胶被的含量和成分不同。胶被主要由多糖、蛋白质、腐殖质组成(Shengetal.,2010),其中,多糖没有荧光特性,蛋白质主要为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腐殖质可能来源于死细胞和大分子有机物(Liuetal.,2017)。胶被及其分泌物均含有蛋白质,但腐殖质主要分布在可溶型胞外聚合物中(Xuetal.,2013)。结构上,多糖由醇、醛、酮、醚、羧酸功能团组成,而蛋白质,与胺、酰胺、羧酸功能团有关系(HarimawanandTing,2016)。多糖的存在加强了胶被的粘附强度,而蛋白质的粘附效应相对较差(HarimawanandTing,2016)。多糖含量一般高于蛋白质,指数生长阶段,有机质主要分布在胶被中,在衰亡期急剧释放到胶被外层和周围环境中。Xu等(2013)发现胶被中类色氨酸物质与微囊藻生长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在水溶型胶被中,类色氨酸和类腐殖质物质与铜绿微囊藻生长有关,而Liu等(2017)发现在低N供给下刺激细胞分泌大量类酪氨酸物质,且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国情;吴时强;周杰;吴修锋;周冬卉;;太湖蓝藻生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2 Lizhen Liu;Boqiang Qin;Yunlin Zhang;Guangwei Zhu;Guang Gao;Qi Huang;Xin Yao;;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cultured pure cyanobacterium(Microcystis wesenbergii)[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8期
3 郭劲松;盛金萍;李哲;高旭;方芳;周红;;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变化特点[J];环境科学;2010年07期
4 李哲;郭劲松;方芳;高旭;盛金萍;周红;龙曼;;三峡小江回水区蓝藻季节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J];环境科学;2010年02期
5 金相灿;储昭升;杨波;郑朔芳;庞燕;曾清如;;温度对水华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光合作用及浮力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6 梅秋红;缪月秋;张成武;陆长梅;吴国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 var.major)胞外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特性[J];湖泊科学;2005年04期
7 林毅雄,闫海,刘秀芬,刘丽萍;滇池铜绿微囊藻对重金属的富集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必祥;淡水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生物富集与降解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厉晓飞;地下水中铵态氮与胶体的共迁移机制[D];吉林大学;2019年
3 张欢;香溪河藻类生长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4 郭莉娜;藻类生物膜优选及脱氮除磷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7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