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曼海MIS25期以来浮游有孔虫记录的印度季风演化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532
【部分图文】:
72区域概况2.1地质构造背景安达曼-苏门答腊岛弧系统是斜向俯冲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欧亚板下方的印澳大洋板块俯冲所致(Satishetal,2013)。在早期的中新世,由于上覆板块的断裂导致位于安达曼海最深部的扩张中心分成两个不同的版块。在扩张中心的西侧形成了一系列增生楔,并在增生沉积物中形成浅盆地(Curray,2005)。安达曼海盆构造演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在经历裂陷早期的断陷、同裂陷期的断坳以及后期的继承性张扭阶段(何文刚等,2011)。安达曼海区的构造发展是从东到西的方向(图2-1),从剖面结构上看东西向结构特征清晰,由大洋板块向东分别为增生楔、弧前高原、弧前盆地、火山弧,直至扩张中心。安达曼海钻探地点都在尼科巴-安达曼盆地中,东南安达曼海具有相对稳定和连续的沉降,本次研究的U1448站位位于弧前盆地的沉积物之上,由于所处的位置相对较高,所以不受到的浊流沉积的影响。图2-1U1448站位所在的安达曼海区剖面图(DF:狄利金断层,NAB:尼科巴-安达曼盆地,ANF:安达曼-尼科巴断层)(Singhetal.,2013)
9马来半岛流入孟加拉湾,形成东北季风流(Brown,2007;曹鹏2015;张玲芝,2019)(图2-2)。研究区表层海水性质受到印度季风流活动影响显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夏季风盛行时,顺时针方向的海流在科氏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可形成涡流,向内堆水,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下降流,因此不存在典型的上升流活动区。随河流输入的近岸海区营养物质在西南季风流的搬运下被带到U1448站位处,会造成该站位表层海水生产力相比冬季风盛行时强。图2-2安达曼海主要河流及表层环流(改绘自张玲芝,2019)2.2.3表层海水温盐及营养盐分布特征根据NOAA有关东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及安达曼海域的表层海水温盐分布数据可知,安达曼海现代表层水温平均在28.6℃左右,混合层厚度约为50m(Vedulaetal,2001),冬夏温差校在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影响下,2月来自赤道的温
11图2-3东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安达曼海2月、8月表层海水温盐分布(数据来源:NOAAhttps://www.nodc.noaa.gov./;利用OceanDataView海洋测绘软件绘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阳;翦知湣;;末次冰消期南海南部的普林虫低值事件[J];科学通报;2009年17期
2 汪品先;;全球季风的地质演变[J];科学通报;2009年05期
3 李小艳;石学法;程振波;吴永华;石丰登;鞠小华;;表层海水古温度再造方法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4 丁旋;方念乔;;东北印度洋区BAR9427岩心末次冰期以来的古季风活动记录[J];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5 丁仲礼;;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J];第四纪研究;2006年05期
6 王晓燕;李保华;;浅谈浮游有孔虫群落海水古温度估算[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7 郑洪波,黄湘通,刘锐,强小科;晚中新世以来亚洲季风阶段性演化的海陆记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年02期
8 程海,艾思本,王先锋,汪永进,孔兴功,袁道先,张美良,林玉石,覃嘉铭,冉景丞;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重要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9 杨平,陈晔,刘泽纯;柴达木盆地自然伽玛曲线在古气候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古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10 方念乔;陈学方;丁旋;胡超涌;殷勇;聂浩刚;;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莹莹;西南太平洋坎特伯雷盆地900kyr以来的古海洋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曹鹏;末次盛冰期以来安达曼海东南部沉积特征及其对印度季风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7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