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河北省中南部分水域真核微藻生物多样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8 06:21
   淡水微藻形态各异,物种丰富,分布广泛,是水生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淡水微藻的很多种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微藻分类鉴定是微藻各项研究的基础,也是对微藻资源开发的起始。从19世纪以来,微藻的分类方法经历了从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到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发展,虽然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但人类从未停止对各水域微藻资源的开发。本研究选用针对真核微生物核糖体小亚基18SrDNA基因V4高变区的特异引物,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首次在河北省中南部部分水域的18个样本开展了阶段性的淡水真核微藻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利用Qiime、Mothur和Usearch等软件整理和统计各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各样本中微藻物种的丰度、结构和优势物种。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获得各样本用于分析的有效序列和OTUs数分别是:XTZ04为53096/320、XAWQ02为32005/211、HDZ03为36390/290、HDF03为38737/258、STP02为37425/272、CZRM02为31586/278、XABY02为64682/286、CZNH02为44094/239、HDC03为47247/226、XTW03为33322/266、SHT02为36685/218、XTQ04为29450/175、HDL04为26232/169、XADQ02为32713/149、CZSC02为27042/140、XTX03为36511/159、CZLJ02为37629/112、CZNY02为29045/66。2.稀疏曲线表明各样本测序数据量充分,OTUs数量逐渐趋于饱和。3.从表示群落丰度的ACE和Chao1指数可以看出两个指数对于样本群落丰度排序一致,样本群落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STP02、XABY02、SHT02、XTQ04、XTW03、HDZ03、XTZ04、CZRM02、HDF03、CZNH02、HDC03、HDL04、XADQ02、XAWQ02、XTX03、CZSC02、CZLJ02、CZNY02;4.从表示群落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可以看出样本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HDZ03、CZRM02、HDF03、XTZ04、XTW03、XAWQ02、CZNH02、XTX03、CZSC02、STP02、SHT02、XABY02、CZLJ02、HDC03、XTQ04、HDL04、XADQ02、CZNY02;从表示群落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可以看出样本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HDZ03、XTW03、XTX03、CZNH02、CZRM02、HDF03、XTZ04、XAWQ02、CZSC02、STP02、CZLJ02、XADQ02、XTQ04、XABY02、HDL04、SHT02、HDC03、CZNY02;5.各样本微藻群落结构及优势物种:HDL04主要有2个门、3个纲、6个目、10个科、17个属,其中栅藻属、空星藻属、新绿藻属为优势物种;CZSC02主要有2个门、3个纲、3个目、7个科、12个属,其中空星藻属、单针藻属、多芒藻属为优势物种;XTQ04主要有2个门、2个纲、4个目、7个科、15个属,其中栅藻属、空星藻和高温栅藻为优势物种;CZLJ02主要有2个门、3个纲、6个目、6个科、11个属,其中栅藻、空星藻属、胶网藻属为优势物种;CZNY02主要有3个门、4个纲、4个目、5个科、7个属,其中棕鞭藻属和空星藻属为优势物种;XABY02主要有1个门、2个纲、4个目、6个科、12个属,其中栅藻和空星藻属为优势物种;XADQ02主要有1个门、1个纲、3个目、5个科、13个属,其中空星藻属、栅藻、小桩藻属为优势物种;SHT02主要有2个门、5个纲、5个目、8个科、15个属,其中栅藻、小桩藻属、空星藻属为优势物种;STP02主要有2个门、3个纲、5个目、8个科、13个属,其中栅藻、空星藻属、单针藻属为优势物种;HDZ03主要有3个门、3个纲、3个目、3个科、7个属,其中多芒藻属和高温栅藻为优势物种;HDC03主要有1个门、4个纲、4个目、4个科、6个属,其中棕鞭藻属和新月藻为优势物种;HDF03主要有3个门、4个纲、6个目、3个科、10个属,其中新月藻和衣藻为优势物种;XTW03主要有1个门、3个纲、4个目、6个科、10个属,其中高温栅藻、棕鞭藻属和多芒藻属为优势物种;XTX03主要有2个门、3个纲、4个目、4个科、7个属,其中衣藻、小桩藻属和麦可属为优势物种;XTZ04主要有5个门、5个纲、6个目、3个科、6个属,其中空星藻属、柱胞鼓藻和麦可属为优势物种;CZNH02主要有2个门、4个纲、4个目、5个科、8个属,其中多芒藻属、空星藻属和菱形藻属为优势物种;CZRM02主要有2个门、4个纲、4个目、4个科、11个属,其中空星藻属和菱形藻属为优势物种;XAWQ02主要有3个门、5个纲、6个目、4个科、8个属,其中盾毛藻属、小球藻和空星藻属为优势物种。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Q948.8
【部分图文】:

邯郸,采样点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河北省中南部分水域真核微藻生物多样性分析11图2-1邯郸市采样点设置图Figure2-1samplingpointsettinginHandanCity(2)2019年9月在邢台市4个水域中共设置15个采样点,如图2-2。围寨河3个采样点(a)、小黄河5个采样点(b)、七里河5个采样点(c)、紫荆公园2个采样点(d)。

邢台,采样点,硕士学位,河北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2-2(a)邢台围寨河采样点设置图Figure2-2(a)samplingpointsettingofweizhaiRiverinXingtai图2-2(b)邢台小黄河采样点设置图Fig.2-2(b)samplingpointsettingofXingtaiSmallYellowRiver

邢台,采样点,黄河,硕士学位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2-2(a)邢台围寨河采样点设置图Figure2-2(a)samplingpointsettingofweizhaiRiverinXingtai图2-2(b)邢台小黄河采样点设置图Fig.2-2(b)samplingpointsettingofXingtaiSmallYellowRive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飞飞;陈通;程蔚兰;宋程飞;季春丽;李润植;;酸驯化和紫外诱导提高微藻耐酸性[J];生物技术通报;2017年08期

2 李伟;何淑嫱;;氮、磷供给比例对实验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4年05期

3 李祥林;;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部份藻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初步分析[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4 凌元洁 ,谢树莲 ,邱丽氘;山西省盘星藻属植物[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5 周晏敏;;《劳动湖水的生物调查及评价》[J];鹤城环境;1989年03期

6 胡征宇;;中国四链藻属两新种[J];水生生物学报;1992年04期

7 姚荷颖;杨需求;陈剑锋;陈山;;废水成分对两种微藻净化水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7期

8 罗玮;顾秋亚;钟湘南;周雅;余晓斌;;1种快速检测微藻油脂的新方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12期

9 杜琼;孔维宝;韩锐;牛世全;;土壤微藻的种类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15年01期

10 张淑梅;大连沿海博氏藻属研究[J];植物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中亮;低浓度二氧化碳培养微藻的吸收强化和烟道气组分调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2 宋明明;高产油脂能源微藻筛选及其脱氮除磷与油脂积累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李涛;产油微藻的筛选与评价、高产油策略及其差异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MURWANASHYAKA Theophile;微藻异养培养用于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王晶晶;基于脱灰预处理的低脂微藻催化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马春阳;微藻光谱辐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郑禾山;利用头孢抗生素废水培养微藻制备生物吸附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王新锋;基于能源转化的沼液浓缩稀水微藻养分循环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9 巫小丹;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微藻生物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10 彭阳;微藻生物材料对工业污水二价汞的脱除性能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涛;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河北省中南部分水域真核微藻生物多样性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20年

2 伍阳;两种产油微藻生物学及产油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杨琳;中国长篦藻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4 高俊晖;陆基可控生态精养系统水质调控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5 宋小含;中国近海囊藻属(Colpomenia)物种分布与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6 廖利民;基于微藻培养技术的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7 万晶晶;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施华升;菌藻共生关系对水环境中单细胞微藻聚集行为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9 闫少凯;氮磷条件和培养模式对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10 曾蕙汝;不同碳源条件下基因工程能源微藻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8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88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