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典型凹陷断陷期沉积差异及对烃源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3 23:29
北部湾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目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对象。盆地内尤其以涠西南、乌石为典型凹陷,主要研究层段为古近系始新统流沙港组和渐新统涠洲组,此时期发育了研究区最重要一套烃源岩,但不同凹陷烃源岩发育的规模、质量各不相同,同一时期的沉积模式存在差异。本论文将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元素、粘土矿物和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进一步研究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时期的沉积环境、沉积模式以及烃源岩的发育展布特征,探讨沉积差异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作用,为油气资源选区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利用井震资料对典型凹陷断陷期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再结合岩心、孢粉、藻类、介形、元素、粘土矿物等资料对各凹陷断陷期的气候、水体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等进行分析,建立各凹陷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并对比其差异。然后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对各凹陷断陷期主要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总结不同沉积模式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作用。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研究区断陷期古近系为一级层序SQ1;渐新统和始新统为二级层序SQ2、SQ3;涠洲组和流沙港组分别为三级层序SQ4、SQ5;涠一段、涠二段、涠三段、流一段、流二段、流三段为四级层...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6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2.1概述2.1.1自然地理概况北部湾盆地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汇聚中心的南海北部边缘,是新生代以来陆壳边缘上形成的断陷盆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1′~111°44′,北纬19°45′~21°03′之间。北部湾盆地北邻粤桂隆起,东部、南部靠近海南隆起区,西部接莺歌海盆地,总面积约3.9×104km(图2-1)。北部湾盆地为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涠洲岛上的年平均气温是22.9°C,历史最高气温是34.5°C,最低气温是2.9°C。年平均降雨量为1929.9毫米。台风季节一般在8~10月份,每年约有3~4次台风进入北部湾北部海区,风力在12级以上,风速最大可达58米/秒。海浪最高可达16米,潮差较大,北部是南海潮差最大的海区。图2-1北部湾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据杨希冰,2016)2.1.2勘探开发概况1965年我国对北部湾盆地进行勘探但进展缓慢,直到1974年在涠西南地区正式开展地震侧线工作,之后再涠西南凹陷涠11-1构造上完钻第一口井—WAN1井并在流沙港组发现了良好的生油岩。从1977年至1979年在北部湾盆地共钻井8口,其中6口试出油流,并发现涠11-1、涠11-4、乌石16-1三个含油构造。1980年之后我国与国外公司展开合作,期间共在7个构造上钻井14口,其中9口发现油流,并发现涠10-3这一具有良好生油潜力的油田。之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北部湾盆地钻井数量不断增多,根据中海油研究总院北部湾盆地钻井地质数据表统计截至2015年在涠西南凹陷钻井超过150口,发现涠11-1N、涠6-9、涠12-2等多个具有良好生烃能力的含油构造,这些含油构造多在凹陷中北部。在乌石凹陷钻井40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9乌石凹陷位于盆地东部中部,北界为企西隆起,南侧为流沙港凸起,西南以乌西低凸起为界,与海头北凹陷紧相邻,东侧延伸至陆上,并在雷州半岛中部上翘,长100公里,宽20~30公里,面积3103.125平方公里,呈北东东方向展布。此凹陷主要受其北侧的6号大断裂控制,该断裂在早第三纪强烈活动,形成一北东东走向南东倾的正断层,长140公里,落差在1000~5000米,由于断层南倾的下降盘沉降深,凹陷南侧的5号断裂走向与7号断裂一致,为倾向北西的正断层(图2-3)。该凹陷基底为泥盆系的页岩夹灰岩。图2-3乌石凹陷演化剖面(据中海油湛江分公司,2018)2.3地层发育情况北部湾盆地实在前第三纪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受南海扩张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本文编号:3062132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6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2.1概述2.1.1自然地理概况北部湾盆地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汇聚中心的南海北部边缘,是新生代以来陆壳边缘上形成的断陷盆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1′~111°44′,北纬19°45′~21°03′之间。北部湾盆地北邻粤桂隆起,东部、南部靠近海南隆起区,西部接莺歌海盆地,总面积约3.9×104km(图2-1)。北部湾盆地为亚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涠洲岛上的年平均气温是22.9°C,历史最高气温是34.5°C,最低气温是2.9°C。年平均降雨量为1929.9毫米。台风季节一般在8~10月份,每年约有3~4次台风进入北部湾北部海区,风力在12级以上,风速最大可达58米/秒。海浪最高可达16米,潮差较大,北部是南海潮差最大的海区。图2-1北部湾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据杨希冰,2016)2.1.2勘探开发概况1965年我国对北部湾盆地进行勘探但进展缓慢,直到1974年在涠西南地区正式开展地震侧线工作,之后再涠西南凹陷涠11-1构造上完钻第一口井—WAN1井并在流沙港组发现了良好的生油岩。从1977年至1979年在北部湾盆地共钻井8口,其中6口试出油流,并发现涠11-1、涠11-4、乌石16-1三个含油构造。1980年之后我国与国外公司展开合作,期间共在7个构造上钻井14口,其中9口发现油流,并发现涠10-3这一具有良好生油潜力的油田。之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北部湾盆地钻井数量不断增多,根据中海油研究总院北部湾盆地钻井地质数据表统计截至2015年在涠西南凹陷钻井超过150口,发现涠11-1N、涠6-9、涠12-2等多个具有良好生烃能力的含油构造,这些含油构造多在凹陷中北部。在乌石凹陷钻井40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9乌石凹陷位于盆地东部中部,北界为企西隆起,南侧为流沙港凸起,西南以乌西低凸起为界,与海头北凹陷紧相邻,东侧延伸至陆上,并在雷州半岛中部上翘,长100公里,宽20~30公里,面积3103.125平方公里,呈北东东方向展布。此凹陷主要受其北侧的6号大断裂控制,该断裂在早第三纪强烈活动,形成一北东东走向南东倾的正断层,长140公里,落差在1000~5000米,由于断层南倾的下降盘沉降深,凹陷南侧的5号断裂走向与7号断裂一致,为倾向北西的正断层(图2-3)。该凹陷基底为泥盆系的页岩夹灰岩。图2-3乌石凹陷演化剖面(据中海油湛江分公司,2018)2.3地层发育情况北部湾盆地实在前第三纪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受南海扩张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本文编号:3062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6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