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材料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17-04-18 19:16

  本文关键词:复杂材料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及其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发展,电磁仿真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作为电磁仿真的一种算法,凭其对电磁场问题最本质最完备的数值模拟受到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原理及MIT基于FDTD的开源软件MEEP的基础上,研究了添加计算磁光材料,有源材料,拉曼非线性色散材料的方法。在第二章,首先分析用差分近似导数的误差,确定中心差分精度较高。然后讨论引入磁荷和磁流之后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随后介绍Yee的差分网格,讲述了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在网格的位置,以及时间上的更新步骤,最后将方程组离散化,推导出磁场强度和电场强度的更新公式。在第三章,本文分析磁光介质在反向外磁场作用下,磁畴壁处存在单向电磁模式。针对磁光材料磁导率或介电常数非对角元素为虚数的特性,讨论了如何修改代码以增加对磁光材料的计算功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电磁波在磁畴壁处的单向性,同时分析了参数对单向性的影响及其存在条件等。有源材料涉及能级跃迁。第四章分析了原子能级跃迁的速率方程理论。分析通过结合辅助微分方程法(ADE)和速率方程来更新极化强度的方法。随后介绍如何在CTL文件中添加相关类的接口,同时使用例子测试修改。第五章,分析拉曼非线性色散介质。首先介绍自发拉曼散射和受激拉曼散射。作为参考,讲解了洛伦兹色散模型,同时推导辅助微分方程法与FDTD相结合对极化强度进行更新的公式。根据分析结果,讲述了如何在程序中添加新类,具体介绍对变量的存储和更新函数的修改,同时以一个例子做了验证。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 MEEP 磁光材料 有源材料 拉曼非线性色散介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441.4;TP391.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电磁仿真的主要算法10-12
  • 1.2.1 时域有限差分法10-11
  • 1.2.2 矩量法11
  • 1.2.3 有限元法11-12
  • 1.2.4 三种算法的比较12
  • 1.3 基于FDTD的电磁场仿真软件介绍12-13
  • 1.3.1 FDTD Solutions介绍12-13
  • 1.3.2 OptiFDTD简介13
  • 1.4 MEEP仿真软件简介13-15
  • 1.5 研究意义15-18
  • 1.5.1 磁光材料的应用15-17
  • 1.5.2 有源材料的应用17
  • 1.5.3 拉曼效应的应用17-18
  • 1.6 论文章节安排18-19
  • 第二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原理19-30
  • 2.1 导数的差分近似19-20
  • 2.2 引入磁荷和磁流后的麦克斯韦方程20-21
  • 2.3 Yee的网格划分21-25
  • 2.4 解的稳定性分析25-26
  • 2.5 吸收边界条件26-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电磁波在磁光介质磁畴壁处的传播分析30-56
  • 3.1 张量磁导率及介电常数的推导30-37
  • 3.1.1 旋磁磁光介质张量形式磁导率的推导31-34
  • 3.1.2 旋电磁光介质张量介电常数的推导34-37
  • 3.2 磁光介质磁畴壁处单向模式的推导37-42
  • 3.2.1 旋磁磁光介质磁畴壁的单向模式推导37-40
  • 3.2.2 旋电磁光介质磁畴壁的单向模式推导40-42
  • 3.3 添加磁光材料的程序修改42-46
  • 3.3.1 添加对h 和t 的存储43
  • 3.3.2 场量迭代部分修改43-45
  • 3.3.3 CTL接口的修改45-46
  • 3.4 电磁波在磁光介质磁畴壁中的传输46-54
  • 3.4.1 单向电磁模式的仿真46-48
  • 3.4.2 频率对电磁波在磁畴壁中传播的影响48-50
  • 3.4.3 非对角元素数值对单向模式的影响50-51
  • 3.4.4 单向模式对参数的依赖性51-52
  • 3.4.5 电磁波在两种磁畴壁处的透射情况分析52-54
  • 3.5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有源材料的FDTD计算56-65
  • 4.1 能级速率方程理论分析56-58
  • 4.1.1 三能级速率方程56-57
  • 4.1.2 四能级速率方程57-58
  • 4.2 极化强度与粒子数的更新58-61
  • 4.3 程序的修改及验证61-64
  • 4.4 本章总结64-65
  • 第五章 FDTD与辅助微分方程法计算拉曼非线性色散材料65-79
  • 5.1 拉曼效应的原理65-70
  • 5.1.1 自发拉曼效应65-66
  • 5.1.2 自发拉曼散射与受激拉曼散射比较66-70
  • 5.2 拉曼非线性色散介质极化强度更新70-75
  • 5.2.1 洛伦兹色散模和辅助微分方程70-73
  • 5.2.2 极化强度的更新73-75
  • 5.3 程序修改及测试75-78
  • 5.4 本章小结78-7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9-81
  •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79-80
  • 6.2 工作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6-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永;赵长青;李庆武;;旋转体波动方程时域有限差分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4期

2 刘翠红;李庆武;;高阶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3 刘胜;张玉廷;于大泳;刘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舰载活动设备电磁场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4 刘国高;;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一种新角点条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苗军;;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二维光子带隙结构的能带研究[J];科技广场;2012年06期

6 黄重庆,刘靖,罗文华,安伟科,张国平;电磁场计算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英文)[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赵瑾,徐善驾,吴先良;一种高阶辛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8 柴焱杰;孙继银;孙东阳;胡寅;;平面波在时域有限差分法中的引入方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9 陈伶璐;周海京;李瀚宇;傅海军;廖成;;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网格自动剖分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马双武,高攸纲;时域有限差分法中超吸收技术的改进及数值验证[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永;赵德双;赵长青;;空间步进时域有限差分法[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2 刘翠红;刘晓红;王建永;;空间步进波动方程时域有限差分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李永明;俞集辉;谭邦定;;一种提高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精度的新算法[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剑;黎淑兰;刘元安;;交变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在三维柱坐标下的实现及应用[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振福;曾新吾;;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空气中强声波的非线性传播[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郑阳明;褚庆昕;;多时间步长时域有限差分法[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郑阳明;褚庆昕;;处理曲面导体边界的共形时域有限差分法[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余硕军;郭爱煌;;时域有限差分法中减少入射能量泄漏方法的分析[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荧;毛钧杰;;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二维周期阵电磁特性[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10 冯英;褚庆昕;;多媒质区域介质子网格时域有限差分法[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林年;时域有限差分法中的不均匀性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袁伟良;时域有限差分法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3 焦超群;细薄结构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4 丁伟;时域有限差分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多尺度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秀娜;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高斯波束声辐射力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钟辰;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非球形大气粒子散射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肖;复杂材料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及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海;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广义高阶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谭玉贵;纳米结构近场光波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春波;时域有限差分法在波导结构电磁场特性分析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8 王涛;电磁场计算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苏绍卓;基于FDTD模拟TM波传播的数值稳定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焦超群;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屏蔽效能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本文关键词:复杂材料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及其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15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