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10:59
  黄土滑坡与泥石流是兰州、陇南两地区最为多发的地质灾害,尤其是短历时的极端降雨对两地区内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与气候条件,对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正确预测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而当前兰州、陇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中灾后防治工程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随着监测预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区域性监测与灾害隐患点的预警逐渐的占据防治体系的重心。为全面认识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确定兰州、陇南地区监测预警平台的可靠性,同时为两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指导,论文通过国家地质灾害数据公开网、兰州和陇南市国土资源局及甘肃省地质灾害监测院收集滑坡、泥石流灾害数据,对两地区监测预警平台数据进行研究。同时,从前人研究文献中收集各地区监测预警方法,基于有限的损失数据,从降雨条件角度对黄土滑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进行了研究。基于兰州、陇南监测预警示范区平台,本论文对两地区内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监测设备及其监测历史数据进行了评价。论文统计了布设于各地区的监测设备,并将各类监测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分为3类,运行正常、运行异常(设备运行,不采集数据)、采集异常(设备...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


技术路线

范围,示范区,陇南山区,兰州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7第二章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指兰州黄土高原区和陇南山区两个国家级监测预警示范区。兰州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示范区是指兰州市所管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等5区3县,陇南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示范区是指陇南市辖属的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等1区7县。研究区范围如图2-1所示。图2-1研究区范围2.1监测预警示范区自然概况2.1.1气象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由于海洋温湿气流被阻碍,大部分地区降雨量低,气

地形图,兰州,位置指数,坡度图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甘肃滑坡与泥石流监测体系评价与数据分析研究10图2-2兰州地区地貌要素图(a)兰州高程图;(b)兰州坡度图;(c)兰州坡向图;(d)兰州地形位置指数陇南山地地区在地貌单元上属西秦岭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受区域构造控制。由于强烈的新构造地质,陇南山体总体走向为东西向,境内海拔最高位4187m,处于文县北部雄黄山,海拔最低550m,处文县南部中庙乡罐子沟。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总体地形特点为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大、山势陡峻、相对高差大,沟坡坡度大。陇南市地形要素如图2-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兰州市地质灾害特征与风险管控对策[J]. 郭富赟.  城市与减灾. 2019(03)
[2]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马凯.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9)
[3]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J]. 裴惠娟,陈晋,李雯,陈文凯.  灾害学. 2017(02)
[4]山体裂缝计的研究及其在铁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 钱鹏,刘孜学.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7(01)
[5]甘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技术方法探讨[J]. 郭富赟,宋晓玲,谢煜,孟兴民.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01)
[6]兰州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预警评价研究[J]. 冯乐涛,宿星,吴玮江,刘兴荣.  甘肃科学学报. 2014(05)
[7]兰州城市区工程地质分区研究[J]. 张永军,李松,谢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8]泥石流启动临界土体含水量及其预警应用[J]. 胡凯衡,马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4(02)
[9]台风暴雨型滑坡降雨阈值曲线研究——以福建地区为例[J]. 伍宇明,兰恒星,高星,李郎平.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2)
[10]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J]. 周伟,唐川.  水科学进展. 2013(06)

博士论文
[1]基于大数据的云南省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研究[D]. 李芳.中国地质大学 2017
[2]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宇.重庆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镇江地区降雨诱发滑坡机制与降雨阈值研究[D]. 郜泽郑.南京大学 2019
[2]甘肃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苏旺德.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 李宏福.吉林大学 2015
[4]泥石流灾害的分形特征研究[D]. 钟秀梅.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9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49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