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对斑马鱼的免疫毒性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7:54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benzotriazole ultraviolet stabilizers,BUVSs)是工业产品(如塑料等)及个人护理用品中常用的一类光稳定剂,由于其分布广泛、具有环境持久性以及生物富集性,成为一类重要的新兴污染物。已有研究表明BUVSs具有慢性毒性且可激活鱼类的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通路,然而关于不同结构的BUVSs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模式仍不明确。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模式生物,首先选取4种典型BUVSs(UV-234、UV-326、UV-329和UV-P),在10和100μg/L浓度下对斑马鱼幼鱼进行28天暴露,观察暴露前后斑马鱼的肝脏损伤,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初步确定BUVSs作用于斑马鱼免疫系统相关通路;为了进一步研究BUVSs的免疫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将斑马鱼胚胎分别于1,10和100μg/L的4种BUVSs中连续暴露6天,暴露结束后对仔鱼的AHR-IL17/IL22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进行分析,结合行为测试共同探讨了BUVSs的免疫毒性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斑马鱼幼鱼组...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污染水平及毒性效应
1.1.1 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的污染水平
1.1.2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的毒性效应
1.2 .鱼类的免疫系统
1.2.1 鱼类先天性免疫系统
1.2.2 细胞因子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1.2.3 鱼类适应性免疫系统
1.3 .外源性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1.3.1 外源性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概述
1.3.2 AHR配体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斑马鱼的实验室培养及毒性测定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主要试剂
2.1.2 主要实验溶液及配方
2.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实验动物培养
2.2 暴露方法
2.2.1 斑马鱼胚胎暴露方法
2.2.2 斑马鱼幼鱼暴露方法
2.3 测定方法
2.3.1 斑马鱼幼鱼肝脏组织切片实验实验方法
2.3.2 斑马鱼幼鱼肝脏转录组测序实验方法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方法
2.3.4 斑马鱼胚胎酶联免疫的测定方法
2.3.5 斑马鱼仔鱼游泳行为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BUVSs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损伤和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斑马鱼幼鱼暴露方法
3.2.3 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
3.2.4 转录组测序和通路分析
3.2.5 斑马鱼幼鱼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BUVSs长期暴露可引起斑马幼鱼肝脏损伤
3.3.2 BUVSs暴露下斑马鱼幼鱼肝脏的转录组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BUVSs对斑马鱼胚胎免疫毒性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斑马鱼胚胎暴露方法
4.2.3 斑马鱼胚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4.2.4 斑马鱼胚胎酶联免疫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BUVSs改变AHR-IL17A/IL22 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4.3.2 蛋白水平的免疫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BUVSs对斑马鱼仔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暴露方法
5.2.3 游泳行为测定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免疫系统对学习、记忆的影响[J]. 丁艳平,金毅然,白玉洁,潘子彦,邵宝平. 解剖学报. 2018(04)
[2]硬骨鱼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J]. 王卫卫,吴谡琦,孙修勤,樊廷俊. 海洋科学进展. 2010(02)
[3]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J]. 孙德文,詹勇,许梓荣. 水利渔业. 2002(06)
硕士论文
[1]BUVSs对河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毒性效应[D]. 仝天衡.内蒙古大学 2019
[2]BUVSs对斑马鱼脑组织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D]. 李雯镜.内蒙古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62086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污染水平及毒性效应
1.1.1 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的污染水平
1.1.2 苯并三唑类紫外光稳定剂的毒性效应
1.2 .鱼类的免疫系统
1.2.1 鱼类先天性免疫系统
1.2.2 细胞因子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1.2.3 鱼类适应性免疫系统
1.3 .外源性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1.3.1 外源性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概述
1.3.2 AHR配体化合物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斑马鱼的实验室培养及毒性测定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主要试剂
2.1.2 主要实验溶液及配方
2.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实验动物培养
2.2 暴露方法
2.2.1 斑马鱼胚胎暴露方法
2.2.2 斑马鱼幼鱼暴露方法
2.3 测定方法
2.3.1 斑马鱼幼鱼肝脏组织切片实验实验方法
2.3.2 斑马鱼幼鱼肝脏转录组测序实验方法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方法
2.3.4 斑马鱼胚胎酶联免疫的测定方法
2.3.5 斑马鱼仔鱼游泳行为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BUVSs对斑马鱼幼鱼的肝脏损伤和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斑马鱼幼鱼暴露方法
3.2.3 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
3.2.4 转录组测序和通路分析
3.2.5 斑马鱼幼鱼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BUVSs长期暴露可引起斑马幼鱼肝脏损伤
3.3.2 BUVSs暴露下斑马鱼幼鱼肝脏的转录组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BUVSs对斑马鱼胚胎免疫毒性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斑马鱼胚胎暴露方法
4.2.3 斑马鱼胚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4.2.4 斑马鱼胚胎酶联免疫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BUVSs改变AHR-IL17A/IL22 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4.3.2 蛋白水平的免疫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BUVSs对斑马鱼仔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暴露方法
5.2.3 游泳行为测定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免疫系统对学习、记忆的影响[J]. 丁艳平,金毅然,白玉洁,潘子彦,邵宝平. 解剖学报. 2018(04)
[2]硬骨鱼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J]. 王卫卫,吴谡琦,孙修勤,樊廷俊. 海洋科学进展. 2010(02)
[3]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J]. 孙德文,詹勇,许梓荣. 水利渔业. 2002(06)
硕士论文
[1]BUVSs对河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毒性效应[D]. 仝天衡.内蒙古大学 2019
[2]BUVSs对斑马鱼脑组织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D]. 李雯镜.内蒙古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62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46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