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逆冲作用及砂岩物源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05 17:23
  大兴安岭呈北北东向贯穿我国东北地区,在构造上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与两侧的松辽盆地、海拉尔-二连盆地形成鲜明的盆-山地貌,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同时也是重要的重力异常梯度带、地壳厚度梯度带。该区域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的闭合,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及闭合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的多阶段持续俯冲过程。不同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使得大兴安岭地区成为东北亚构造演化最为复杂且关键的区域,是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兴安岭地区广泛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常被解释为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大陆伸展或古太平洋板块反复的俯冲-后退有关,但作用过程中的构造表现以及两个构造域是否叠加等问题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晚中生代逆冲断层的发现为以上争议的解决提出了新的素材。本文在对该逆冲断层进行的野外地质观察和有限应变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分析与其同时形成的木瑞组砂岩的物源特征,揭示研究区晚中生代时期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为理解整个东北地区中生代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依据。柴河逆冲断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西南的柴河镇附近,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延伸几十公里。野外观测显示断层面倾向北西(约...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大兴安岭地区地质研究现状
        1.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依托项目及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及分布特征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3 岩浆岩
第3章 柴河逆冲断层特征及有限应变分析
    3.1 柴河逆冲断层特征
    3.2 柴河逆冲断层运动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3.3 岩石样品有限应变分析
        3.3.1 有限应变分析方法
        3.3.2 测量结果分析
第4章 柴河地区木瑞组沉积岩及其岩相学特征
    4.1 木瑞组典型剖面及样品采集
    4.2 木瑞组沉积岩的岩相学特征
第5章 柴河地区木瑞组砂岩的物源特征
    5.1 柴河地区砂岩骨架成分分析
        5.1.1 砂岩骨架成分与其构造背景的关系
        5.1.2 柴河地区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统计结果及其物源意义
    5.2 柴河地区砂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
        5.2.1 砂岩样品分析方法
        5.2.2 砂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3 砂岩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4 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
第6章 柴河逆冲断层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6.1 柴河逆冲断层大地构造属性
    6.2 区域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背景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30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4030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