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时空变化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5:08

  本文关键词:春季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时空变化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通过吸收红外辐射和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影响全球气候。近年来,大气中不断升高的甲烷浓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海洋是大气甲烷的自然源之一,尽管海洋面积占全球的71%,但海洋对全球大气中甲烷的贡献率却非常低。Reeburgh等人认为绝大部分甲烷气体(90%以上)在进入大气圈之前已被氧化消耗掉了。因此,甲烷氧化速率的研究成为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海水培养实验,采用13CH4作为示踪剂,建立了测定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方法,系统考察了2014年春季(3月、4月和5月)胶州湾海水中甲烷的氧化速率,获得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利用同位素标记的13CH4在海水进行培养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测定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半封闭海水水体甲烷的氧化速率。本论文应用该方法测定的2014年1月胶州湾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为71.4 nmol·L-1·d-1。本研究根据网格法粗略估算了2014年1月胶州湾氧化甲烷的总量约为48.0×105mol/mon,与胶州湾向大气释放的甲烷的月平均通量相比,粗略计算出胶州湾氧化甲烷的量约是胶州湾甲烷海气通量的3.2~6.9倍,进一步支持了Reeburgh的假设即海水中大部分的甲烷在进入大气之前都被消耗掉了。2、春季3、4、5月份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5.7±51.2)nmol·L-1·d-1、(104.7±89.7) nmol·L-1·d-1、(73.2±46.8) nmol·L-1·d-1;底层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0.5±59.8) nmol·L-1·d-1、 (148.9±76.2)nmol·L-1·d-1、(134.2±54.5) nmol·L-1·d-1。春季胶州湾底层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平均值稍高于表层。本实验根据3、4、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大小,估算了春季各月的胶州湾海水中甲烷的氧化量:3月份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为6.86×106mol,4月份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为9.42÷106mol,5月份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为8.74×107mol,则春季胶州湾甲烷的总氧化量为2.50×107mol。3、春季3、4、5月份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水平分布规律为:在胶州湾的西海岸与东海岸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整体呈现出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4月份,胶州湾西海岸的甲烷氧化速率的最高值在大沽河河口附近:但在5月份,胶州湾西海岸的甲烷氧化速率的最高值在大沽河与洋河河口之间。说明胶州湾表层海水甲烷氧化速率的大小和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春季3、4、5月份胶州湾底层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水平分布规律为:胶州湾的东部有近岸低、远岸高的趋势,且胶州湾的最高值出现在胶州湾的西部。胶州湾的甲烷氧化速率的垂直变化柱形图显示:在胶州湾南部和胶州湾湾口的深水区,甲烷氧化速率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值出现在中间水层或者底层,随着时间的不同会有稍许的变化,这可能是海水垂直方向上混合作用的结果。4、春季3、4、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与pH、TA、DOC的变化间缺乏相关性(P0.05),与DIC的变化之间有相对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与胶州湾海水的甲烷的需氧氧化过程有关。
【关键词】:甲烷 氧化速率 碳-13 甲烷氧化量 胶州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3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0 前言12-13
  • 1 文献综述13-25
  • 1.1 海洋中溶存甲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14-16
  • 1.2 海洋中溶存甲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6-17
  • 1.3 海洋中甲烷的氧化17-21
  • 1.3.1 甲烷需氧氧化及甲烷氧化菌17-18
  • 1.3.2 甲烷厌氧氧化18-21
  • 1.4 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测定方法21-23
  • 1.4.1 同位素法测定甲烷的氧化速率研究进展21-22
  • 1.4.2 稳定同位素法测定甲烷的氧化速率22-23
  • 1.5 甲烷氧化研究进展23-25
  • 2 实验部分25-31
  • 2.1 仪器和试剂25-26
  • 2.1.1 仪器25
  • 2.1.2 试剂25-26
  • 2.2 实验器皿的处理和~(13)CH_4混合气体的配置26
  • 2.3 分析方法26-31
  • 2.3.1 标准气体储存方式的选择26-27
  • 2.3.2 甲烷浓度测定方法的探索和优化27-28
  • 2.3.3 CH_4浓度的测定28
  • 2.3.4 δ~(13)CH_4的测定28-29
  • 2.3.5 DOC、DIC、pH、TA的分析29-31
  • 3 甲烷和甲烷氧化速率的的测定及方法的验证31-41
  • 3.1 胶州湾简介31-32
  • 3.2 海水样品采集及培养32-34
  • 3.3 2014年1月胶州湾海水的测定结果及验证34-39
  • 3.3.1 2014年1月胶州湾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及其水平分布34
  • 3.3.2 2014年1月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速率34-37
  • 3.3.3 胶州湾中存在甲烷的产生和消耗37
  • 3.3.4 δ~(13)CO_2的变化与甲烷的氧化37-38
  • 3.3.5 胶州湾中溶解氧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38
  • 3.3.6 2014年1月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38-39
  • 3.4 小结39-41
  • 4 春季胶州湾海水中甲烷的浓度、氧化速率的大小、水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41-60
  • 4.1 春季胶州湾海水中甲烷的浓度的变化42-44
  • 4.1.1 2014年3月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浓度的水平分布42
  • 4.1.2 2014年4月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浓度的水平分布42-43
  • 4.1.3 2014年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浓度的水平分布43-44
  • 4.1.4 2014年春季3、4、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溶解甲烷的浓度的变化44
  • 4.2 春季胶州湾海水中甲烷的氧化速率的变化44-51
  • 4.2.1 2014年3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水平分布44-46
  • 4.2.2 2014年4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水平分布46-48
  • 4.2.3 2014年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水平分布48-49
  • 4.2.4 2014年春季3、4、5月份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变化49-51
  • 4.3 甲烷氧化速率(MOX)与pH、TA、DOC、DIC的变化及甲酸浓度的相关性51-55
  • 4.3.1 2014年春季3、4、5月份胶州湾中MOX与pH、TA、DOC变化的相关性51-52
  • 4.3.2 2014年春季胶州湾中甲烷氧化速率(MOX)与DIC变化及甲酸的相关性52-55
  • 4.4 影响2014年春季胶州湾海水中甲烷浓度和氧化速率变化的因素55-57
  • 4.4.1 影响2014年春季胶州湾海水中甲烷分布的因素55
  • 4.4.2 影响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的因素55-57
  • 4.5 2014年春季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57-58
  • 4.5.1 2014年3月份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57
  • 4.5.2 2014年4月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57-58
  • 4.5.3 2014年5月胶州湾中甲烷的氧化量58
  • 4.6 小结58-60
  • 5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历68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哲;王江涛;;胶州湾营养盐研究概述[J];海洋科学;2009年11期

2 杨瑾;;浅议胶州湾的污染现状与环湾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9期

3 沈启东;;介绍胶州湾几种海产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固定方法[J];生物学通报;1954年06期

4 董金海,王广洁,丁正凰,宋光泽;在我国胶州湾内 首获成体抹香鲸[J];海洋科学;1977年01期

5 郑全安,孙元福,吴永森,于衍桂;胶州湾污染状况的航空遥感监测结果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04期

6 张洪芹;;胶州湾砷的存在及分布[J];海洋湖沼通报;1982年03期

7 水化学研究组;;胶州湾海水中氮的地球化学(续)[J];海洋湖沼通报;1982年04期

8 王文海;王润玉;张书欣;;胶州湾的泥沙来源及其自然沉积速率[J];海岸工程;1982年01期

9 李善为;王永吉;张耆年;徐孝诗;;胶州湾的地貌发育[J];海洋通报;1986年01期

10 王文海;;胶州湾自然环境概述[J];海岸工程;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秦洁;郭军辉;;胶州湾西南水域重金属砷的分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马彩华;游奎;彭斌;许志华;李康;赵焕利;袁伟;;胶州湾产业格局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杨东方;石强;张爱君;白红妍;陈晨;;胶州湾水域的石油分布[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4 林晓红;王伟;林森;;水环境容量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以胶州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5 沈志良;;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周玉娟;杨桂朋;丁海兵;刘春颖;;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胶州湾海水酸化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东方;朱四喜;王凤友;杨秀琴;吴云杰;;汞对胶州湾水域的影响——水域迁移过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8 陈聚法;陈碧鹃;李秋芬;过锋;崔毅;马绍赛;;胶州湾北部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广俊;;保护胶州湾生态环境[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颜天;谭志军;李钧;张永山;于仁诚;王云峰;周名江;;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的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滨 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胶州湾发展需要新思维[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梁学勇 周兆顺;胶州湾工业聚集区 满目新景入画来[N];青岛日报;2006年

3 沈俊霖;胶州湾隧道建设驶入快车道[N];青岛日报;2007年

4 李攻;青岛要把胶州湾变城区“内湖”[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霍峰;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拓宽改造[N];青岛日报;2008年

6 记者 代桂云;让胶州湾承担起百年发展重任[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崔峰 商晨 王晓昆 孙倩;蛟龙跃上胶州湾[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马之恒;胶州湾跨海大桥如何建成的[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驻鲁记者 柏彦雯 通讯员 贾国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通过验收[N];中国水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周建亮;胶州湾大桥免费通行[N];青岛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经昊;胶州湾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哲;胶州湾水体交换与营养盐收支过程数值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赵淑江;胶州湾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的长期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4 邹涛;夏季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李颖虹;胶州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6 张学庆;近岸海域环境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在胶州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孙磊;胶州湾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闫菊;胶州湾海域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燕;新型溴代阻燃剂在胶州湾湿地污染状况及迁移转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董成仁;胶州湾滨海湿地CO_2通量及源/汇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赵慧敏;春季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时空变化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赵瑾;环胶州湾河流对胶州湾水沙输送的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徐晓达;胶州湾东部和青岛前海地质环境及污染状况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白伟明;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牟森;胶州湾岸线变化对动力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纪朝彬;胶州湾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董兆选;胶州湾海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刘宗丽;胶州湾水体低分子量有机酸的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春季胶州湾海水甲烷氧化速率时空变化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405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