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矿区4种常见植物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5:27

  本文关键词:攀枝花矿区4种常见植物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攀枝花矿区 植物 内生细菌 内生真菌 内生放线菌 PCR-DGGE


【摘要】:为了了解攀枝花矿区常见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集攀枝花矿区四种常见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紫茎泽兰(CroftonWeed)、剑麻(Agave sisalana)和花蔓草(Aptenia cordifolia),测定其生境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生境土壤和植物各器官重金属浓度,并对4种植物各器官内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PCR-DGGE分析,旨在探索攀枝花矿区常见植物内生微生物种类和分布特点,为了解矿区植物内生菌微生物资源,了解重金属对内生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微生物修复、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牛筋草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叶茎根;紫茎泽兰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叶茎根;剑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叶根茎;花蔓草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茎叶。各植物相互比较,牛筋草的各器官中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丰富,花蔓草的内生细菌较少。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攀枝花矿区植物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包括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detes)、肠杆菌属(Pantoea)、栖热菌属(Thermus)、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红球菌属(Rhodococcus)等。(2)牛筋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茎叶;紫茎泽兰的茎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根相近,叶最小;剑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茎叶;花蔓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茎叶。综合分析,牛筋草、剑麻和花蔓草这3种植物的内生真菌根的多样性最丰富,种群数量大,种类多。攀枝花矿区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丰富,包括茎点霉属(Phoma)、和派伦属(Peyronellaea)、链格孢属(Alternaria)、Chaunopycnis属、镰刀菌属(Fusarium)、枝孢属(Cladosporium)、短柄霉属(Aureobasidium)、曲霉属(Aspergillus)、柄锈菌属(Puccinia)等。(3)牛筋草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紫茎泽兰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叶茎;剑麻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表现为根叶茎;花蔓草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攀枝花矿区植物内生放线菌包含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以及不可培养放线菌(Uncultured actinobacterium),链霉菌属的种类各异,不可培养放线菌类群之间有一定差异,攀枝花矿区植物具有可待挖掘的内生放线菌资源。(4)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攀枝花矿区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受Cu、Zn、As和Ni负向影响,其中Ni对它们的影响最大;在0.02 mg/kg≤Cr≤0.26 mg/kg,0.01 mg/kg≤Cd≤0.05 mg/kg范围内,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受Cr和Cd正向影响。在0.09mg/kg≤Cu≤0.26 mg/kg,0.11 mg/kg≤Pb≤0.53 mg/kg,0.02 mg/kg≤Cr≤0.26 mg/kg, 0.28 mg/kg≤Zn≤2.28 mg/kg,0.00 mg/kg≤As≤0.09 mg/kg范围内,内生真菌多样性受Cu、Pb、Cr、Zn和As的正向影响,其中Cr的影响最大;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受Ni和Cd的负向影响。在0.11 mg/kg≤Pb≤0.53 mg/kg范围内,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受重金属Pb的正向影响;矿区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受Cr、Cu、Cd、As和Ni的负向影响,其中Ni的影响最大,As次之,Zn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攀枝花矿区 植物 内生细菌 内生真菌 内生放线菌 PCR-DGGE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3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20
  • 1.1 植物内生菌10
  • 1.2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概况10-12
  • 1.2.1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概况10-11
  • 1.2.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概况11
  • 1.2.3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11-12
  • 1.3 内生菌对宿主植物的作用12-13
  • 1.3.1 植物内生菌对宿主植物的促生作用12
  • 1.3.2 植物内生菌增强植物抗病害的能力12-13
  • 1.3.3 植物内生菌增强宿主植物的抗逆能力13
  • 1.4 植物内生菌的应用13-15
  • 1.4.1 植物内生细菌的应用13-14
  • 1.4.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应用14-15
  • 1.4.3 植物内生真菌的应用15
  • 1.5 研究植物内生菌的方法15-18
  • 1.5.1 传统的可培养方法16
  • 1.5.2 可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16-17
  • 1.5.3 免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17-18
  • 1.6 典型相关分析18-19
  •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9-20
  • 2 材料与方法20-26
  • 2.1 研究区域概况20
  • 2.2 样品采集20-21
  • 2.3 供试引物21
  • 2.4 植物重金属浓度及其生境土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浓度的测定21
  • 2.5 表面消毒21-22
  • 2.6 提取总DNA22
  • 2.7 PCR扩增22-23
  • 2.8 植物内生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23-24
  • 2.9 PCR-DGGE图谱分析24
  • 2.10 数据处理24-25
  • 2.11 DGGE条带测序与系统发育树构建25-26
  • 3 结果与分析26-49
  • 3.1 土壤理化分析26
  • 3.2 生境土及植物各器官重金属浓度分析26-29
  • 3.3 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29-36
  • 3.3.1 内生细菌DGGE图谱分析29-30
  • 3.3.2 内生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30-32
  • 3.3.3 重金属含量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典型相关分析32-33
  • 3.3.4 克隆条带分析33-36
  • 3.4 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36-42
  • 3.4.1 内生真菌DGGE图谱分析36-37
  • 3.4.2 DGGE条带多样性指数、丰度和均匀度分析37-39
  • 3.4.3 重金属含量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典型相关分析39-40
  • 3.4.4 克隆条带分析40-42
  • 3.5 内生放线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42-49
  • 3.5.1 内生放线菌DGGE图谱分析42-44
  • 3.5.2 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指数分析44-45
  • 3.5.3 内生放线菌群落结构与重金属浓度的典型相关分析45-46
  • 3.5.4 克隆条带分析46-49
  • 4 讨论与结论49-53
  • 4.1 讨论49-52
  • 4.2 结论52-53
  • 5 研究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62
  • 致谢62-63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萍;孙惠青;李平;谭芙蓉;郑秀丽;李壮;;水稻优势内生细菌鉴定、定位与重组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2005年06期

2 黎起秦;谢义灵;林纬;韦继光;罗宽;;广西番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动态[J];生物多样性;2006年06期

3 邱思鑫;温庆放;;10种蔬菜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J];武夷科学;2009年00期

4 王松;游玲;李涛;魏琴;王涛;;香樟产芽孢内生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8期

5 邱并生;;玉米内生细菌[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10期

6 宋培勇;李凤华;马莉莉;;珙桐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01期

7 程池;刘洋;曹艳花;李辉;李金霞;姚粟;谭望桥;;西沙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J];生物技术通报;2013年09期

8 高增贵,庄敬华,陈捷,刘限,唐树戈;玉米根系内生细菌种群及动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9 林世利;李真;马玉红;陈骏刚;龚明福;;阿拉尔地区几种豆科植物内生细菌种群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10 崔北米;潘巧娜;张陪陪;赵亮;韦革宏;;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与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惠青;李平;郑爱萍;;水稻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回接验证[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朱育菁;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史怀;;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毅;郑陈娟;蔡福营;袁宇熹;;红树林和茶内生细菌的分离归类及促生抗菌作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园园;李茹美;崔廷涛;丁爱云;;一株辣椒内生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测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蓝江林;唐秋榕;朱育菁;林抗美;刘波;;茄子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群落结构特性[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龚明福;陈骏刚;李超;;新疆棉花拮抗性内生细菌筛选[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刘云霞;张青文;周明rB;;水稻内生细菌的验证研究[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8 高增贵;孙承智;赵世波;高军;陈捷;;内生细菌与玉米抗纹枯病关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美琴;薛丽;贺运春;王建明;;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高增贵;孙承智;赵世波;高军;陈捷;;内生细菌与玉米抗纹枯病关系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沙冬青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地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琴;核桃内生细菌发酵棉秆水解糖液产油及其代谢基础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陶爱丽;利用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秆黑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金岩;五味子内生细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崔娜;枣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和内生拮抗细菌筛选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6 李春宏;棉花抗病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黄萎病的生物防治[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磊;非培养方法和培养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和根结合细菌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明福;新疆苦豆子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抗菌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明双;番茄和水稻种子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促生菌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10 邱服斌;培养方法与非培养方法对人参根内生细菌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内蒙古甘草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王迪;桉树非培养内生细菌的激活及青枯病的防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郭玉晖;施加畜禽粪肥对蔬菜中抗生素抗性内生细菌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萍;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5 张蕾;水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促生功能研究和几株新菌的多相分类[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靳tn;植物内生细菌对多环芳烃污染响应及菲降解内生细菌的筛选[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雨;生姜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陈诚;攀枝花矿区4种常见植物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徐朝花;水黄皮根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促生菌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郑园园;茄科植物内生细菌对几种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抗性物质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26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526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