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7:11
本文关键词: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创新是最有利的驱动力。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格局,众多企业如宝洁、西门子、海尔等纷纷采取全球化开放式创新战略,以不同的方式从外部获取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创新资源,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其拥有的资源或者能力之间的竞争,而是其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知识和信息的全球化流动使得中国企业不断融入世界企业的竞争大舞台,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活动创造知识已经难以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不断打破组织边界,与外部知识源主体进行合作成为了众多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资源观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围绕“知作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针对以下研究问题:(1)相比产业伙伴而言,知识伙伴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2)不同的冗余资源条件下,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何不同?(3)企业知识伙伴、产业伙伴如何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过程? 本文综合运用理论研究、探索性案例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根据企业外部合作伙伴与企业的知识互补性以及协同程度的差别,我们将合作伙伴分为知识伙伴以及产业伙伴两大类,并深入探讨了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表明了企业知识伙伴、产业伙伴对创新绩效有积极正向的影响,相比产业伙伴而言,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突破了波特传统的“五力”竞争模型,因此,企业在开放式创新中应该重视知识伙伴,强化与知识伙伴之间的创新合作,建立跨产业边界的组织间研发网络以及研发实体,积极开展广泛的跨边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2)研究还假设并检验了冗余资源对知识伙伴、产业伙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已吸收性冗余资源的正向调节知识伙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未吸收性冗余资源在产业伙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也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总体上,研究表明企业内部资源冗余越多,那么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正向作用越明显。 (3)最后,本研究假设并检验了组织学习能力对知识伙伴、产业伙伴和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搜索获取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对知识伙伴和创新绩效有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可以部分通过组织学习理论实现。企业从知识伙伴那里获取得到的知识需要经过吸收、转化和应用后才能形成创新成果,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对组织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此外,知识搜索获取能力和知识整合运用能力对产业伙伴和创新绩效关系有部分中介作用,表明产业伙伴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可以通过资源观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两种途径产生。与产业伙伴的合作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知识搜索获取能力以及知识整合运用能力,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此外本文研究还通过实证结果表明了相比企业与产业伙伴的合作而言,企业与知识伙伴的合作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带来的影响要更大。 上述研究结论深化了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解,使得本研究具有了一定的探索意义。总的来说,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1)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开放式创新理论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的创新资源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同时也来源于企业外部。开放式创新为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基于企业与外部不同类型主体的合作以及互动,着重探索了外部知识伙伴对于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影响。在整合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战略观、创新生态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在开放式创新中与知识伙伴进行合作的主要动因,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实践行为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概念。 (2)拓展了波特的竞争优势战略理论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过分强调竞争,波特指出客户、供应商、潜在进入者、以及替代品都是“竞争者”都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的竞争程度。波特理论指出企业的战略行为能够影响企业在行业结构中的位置。波特战略理论忽略了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合作对企业的影响,尤其是与外部知识伙伴的合作对企业竞争程度以及行业结构的影响。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与外部产业伙伴的合作互动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影响非常大,企业通过构建与知识伙伴的合作关系来进一步巩固、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创新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受到产业伙伴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企业外部知识伙伴的影响,企业与知识伙伴、产业伙伴合作互动的程度正向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在市场中胜出的企业逐步演变成为合作性的组织共同体,而非封闭、层级结构的组织。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了企业通过与外部产业伙伴、知识伙伴进行深度合作互动,一方面,加速了知识的跨组织流动和知识分享,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快了各种创意的实现历程,缩短了企业进行创新的周期,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行业定位提供新的参考理论依据。 (3)进一步丰富了组织学习理论 本文通过整合组织学习理论后认为,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包括提供异质性的创新资源,而且包含间接的组织间学习,并且与外部产业伙伴、知识伙伴的合作互动有利于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可能性与作用机制,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的决策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 知识伙伴 产业伙伴 冗余资源 创新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目录13-17
- 图目录17-19
- 表目录19-21
- 1 绪言21-39
- 1.1 研究背景21-28
- 1.1.1 现实背景21-24
- 1.1.2 理论背景24-28
- 1.2 问题的提出28-32
- 1.2.1 企业合作创新的动力28-30
- 1.2.2 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30-32
- 1.2.3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32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说明32-33
- 1.3.1 产业伙伴与知识伙伴32-33
- 1.3.2 组织学习能力33
- 1.3.3 创新绩效33
- 1.4 技术路线以及章节安排33-36
- 1.4.1 技术路线33-35
- 1.4.2 章节安排35-36
- 1.5 研究方法36-37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37-39
- 2 研究综述39-103
- 2.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来源综述39-44
- 2.1.1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简述39-40
- 2.1.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不足40-42
- 2.1.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来源42-44
- 2.2 开放式创新相关文献综述44-62
- 2.2.1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以及特征44-48
- 2.2.2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基础48-56
- 2.2.3 开放式创新的分类以及影响因素分析56-60
- 2.2.4 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60-62
- 2.3 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合作伙伴的研究综述62-79
- 2.3.1 开放式创新中企业合作伙伴的构成64-72
- 2.3.2 知识伙伴的概念以及特征72-78
- 2.3.3 企业与知识伙伴的合作模式78-79
- 2.4 外部合作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79-91
- 2.4.1 产业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80-86
- 2.4.2 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86-91
- 2.4.3 现有研究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91
- 2.5 组织学习能力综述91-100
- 2.5.1 组织学习能力的概念以及维度91-97
- 2.5.2 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97-99
- 2.5.3 现有研究不足已经对本研究的启示99-100
- 2.6 本章小结100-103
- 3 企业知识伙伴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探索性案例研究103-121
- 3.1 案例研究方法简述103-104
- 3.2 研究设计104-106
- 3.2.1 理论预设104-105
- 3.2.2 案例选择105
- 3.2.3 数据收集105-106
- 3.2.4 数据分析方法106
- 3.3 案例企业简介106-108
- 3.3.1 JT铜业企业简介107
- 3.3.2 SS科技企业简介107-108
- 3.3.3 SN机械企业简介108
- 3.3.4 XH医药企业简介108
- 3.4 案例内分析108-116
- 3.4.1 与外部主体合作互动情况108-112
- 3.4.2 组织学习能力112-114
- 3.4.3 企业创新绩效114-116
- 3.5 多案例间比较研究116-120
- 3.5.1 知识伙伴与创新绩效关系117-118
- 3.5.2 外部合作伙伴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118-119
- 3.5.3 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119-120
- 3.6 本章小结120-121
- 4 知识伙伴与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121-137
- 4.1 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理论假设121-127
- 4.1.1 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121-123
- 4.1.2 知识伙伴与产业伙伴对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123-125
- 4.1.3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125-127
- 4.1.4 知识伙伴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127
- 4.2 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影响作用机制模型构建127-135
- 4.2.1 知识伙伴与组织学习能力128-130
- 4.2.2 产业伙伴与组织学习能力130-133
- 4.2.3 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133-134
- 4.2.4 产业伙伴、知识伙伴对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134-135
- 4.3 本章小结135-137
- 5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137-161
- 5.1 问卷设计137-138
- 5.1.1 问卷的基本内容137
- 5.1.2 问卷设计内容137-138
- 5.2 数据收集过程138-140
- 5.2.1 研究样本和答卷者的选择138-139
- 5.2.2 问卷发放及回收139-140
- 5.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140-146
- 5.3.1 被解释变量140-141
- 5.3.2 中介变量141-143
- 5.3.3 自变量143-145
- 5.3.4 控制变量的选取145-146
- 5.3.5 调节变量146
- 5.4 小样本数据分析146-152
- 5.4.1 小样本数据分析方法146-147
- 5.4.2 小样本数据分析147-152
- 5.5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152-157
- 5.5.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53-156
- 5.5.2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156-157
- 5.6 分析方法描述157-159
- 5.6.1 信度、效度检验157-158
- 5.6.2 验证性因子分析158
- 5.6.3 结构方程建模158-159
- 5.7 本章小结159-161
- 6 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161-193
- 6.1 变量设计、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161-172
- 6.1.1 变量的定义与分类161-162
- 6.1.2 信度分析162-166
- 6.1.3 效度分析166-172
- 6.2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172-173
- 6.3 层次回归分析173-182
- 6.3.1 回归三大问题检验173-174
- 6.3.2 回归分析结果174-182
- 6.4 结构方程建模182-187
- 6.4.1 初步数据分析182
- 6.4.2 初始模型构建182-183
- 6.4.3 初步模型拟合183-184
- 6.4.4 模型修正与确定184-187
- 6.5 模型结果的讨论187-191
- 6.5.1 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87-188
- 6.5.2 产业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188-190
- 6.5.3 企业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分析190-191
- 6.6 本章小结191-193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193-201
- 7.1 主要研究结论193-194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194-197
- 7.2.1 理论贡献194-196
- 7.2.2 实践启示196-197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197-201
- 参考文献201-233
- 附录1:访谈提纲233-235
- 附录2: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调查问卷235-241
- 作者简历以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241-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涛;战略联盟的稳定与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2 李湘桔;詹勇飞;;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管理的新思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1期
3 柳卸林;不连续创新的第四代研究开发——兼论跨越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9期
4 刘益,李垣,杜旖丁;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分析框架:资源、风险与结构模式间关系的概念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5 马新安,张列平,冯芸;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伙伴选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年04期
6 陈东敏;;中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高新区;2012年11期
7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陈国权,郑红平;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9 胡汉辉;潘安成;;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郭爱芳;陈劲;;科学学习和经验学习: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知识伙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8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