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世界技术不平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7:02

  本文关键词:世界技术不平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不平衡 经济增长 基尼系数 广义熵指数


【摘要】:世界技术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和长期的。从公平原则出发,技术领先国家应该帮助技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水平,但从效率原则出发,技术领先国家应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引领世界技术的发展,技术落后国家则应该通过技术赶超,成为世界技术发展新的引领者。对世界技术不平衡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不同国家形成认识世界技术不平衡的正确理念,并形成不同国家制定本国技术发展计划的出发点。本文首先使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等方法测度了世界技术不平衡。测度结果表明,世界技术不平衡明显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技术不平衡也急剧增加,发达国家间技术不平衡略有增加,而发展中国家间技术不平衡明显缩小,世界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技术不平衡所导致。对世界技术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的检验显示,虽然技术落后国家实现了更快的技术进步,但并没有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从而导致世界技术不平衡持续扩大。本文紧接着分析了影响技术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差距和研发支出是导致世界技术不平衡加剧的主要因素,而要素禀赋、高技术产品出口是降低世界技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加剧了世界整体的技术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间技术不平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差距,研发支出、要素禀赋、高技术产品出口和人力资本是降低发达国家间技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间技术不平衡有所增加;导致发展中国家间技术不平衡缩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本文随后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世界技术不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理论上看,世界技术不平衡的加剧使一些国家成为高端产品的生产者,其他国家主要生产低端产品,这种国际分工优化了资源配置,产生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世界技术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生产上具有技术优势,并通过加大投资规模,形成集聚效应,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世界技术不平衡使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低端产品,引致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世界技术不平衡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高端技术的需求和出口低端产品的依赖性,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世界技术不平衡对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具有持续性;世界技术不平衡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持久。世界技术不平衡主要通过刺激消费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通过物质资本集聚带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影响消费和贸易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通过扩大投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技术不平衡背景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正确理念及举措。不同国家应形成认识世界技术不平衡的正确理念,即世界技术不平衡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长期性,同时世界技术不平衡是中性的。在世界技术不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达国家应加强集聚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应加大投资规模、适度扩大消费需求、降低对出口低端产品的依赖、引入适宜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宇;;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效应分析及负面效应规避[J];学理论;2009年24期

2 杨坚白;;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1960年05期

3 耿殿忠;论当代世界政治不平衡发展的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3年01期

4 刘慧华;从不平衡发展看日本“政治大国”的提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侯中文;贫困地区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改革;1997年11期

6 侯中文;贫困地区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考[J];财政研究;1998年03期

7 崔凡;世界贸易新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不平衡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1998年01期

8 邓国和;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 快速推进县域经济[J];老区建设;2000年06期

9 丁海;中国地区的不平衡发展[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08期

10 王忠义;;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现实意义——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认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德斌;;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西部发展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孙远方;梁华栋;;中国现代化不平衡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罗浩;刘志铭;;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演变[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张燕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昌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应对的挑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马君潞;如何解决全球不平衡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2 张岭泉邋单厚军 陈俊彦;走出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道路的两难境地[N];河北日报;2007年

3 沈宝祥;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出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N];学习时报;2006年

4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焦方义;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N];光明日报;2011年

5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詹丹;20万“量”出高校发展的不平衡[N];文汇报;2009年

6 茂名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光龙;以不平衡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N];南方日报;2012年

7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工作委员会;加快“肇庆新区”建设 用不平衡发展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N];西江日报;2011年

8 王泽农;“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N];农民日报;2008年

9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庞元正;对“协调发展”的正确解读[N];北京日报;2012年

10 瞿世镜;不平衡发展:制约中国经济的瓶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光凤;世界技术不平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2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夏锦文;平衡与不平衡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惠梓;不平衡发展视阈下的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6年

2 宁波;萨米尔·阿明的不平衡发展思想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3 孙琳;基于熵测度的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和骏;中国区域产业政策差异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薛锋;论全球化时代世界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尕布藏昂青;青海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7 周玉翠;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中一;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地区不平衡发展公正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单丽芳;表方位时反义词“里—外”的不平衡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冬初;不平衡发展的宁乡县域城镇化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63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63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