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1:37

  本文关键词: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原因及化解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粮油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加快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粮油加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地区粮油加工业落后产能比重较大,先进产能不足,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资源浪费、行业无序竞争、利润水平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对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科学准确判断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总体形势和主要特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和因素,研究制定化解产能过剩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粮油加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涉及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理清研究路径,提出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对产能过剩的理论和国内外关于粮油加工业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第三章为构建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对产能过剩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提出行业产能过剩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探索构建行业产能过剩的判断标准和落后产能衡量指标体系。第四章为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现状分析,从产能利用率、行业利润率、库存水平、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行业加工能耗、单位水耗和标准煤耗等指标,结合第三章结论对行业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状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研究发现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数量扩张,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产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导致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行业投资扩张过快;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竞争加剧;缺乏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信息化体系发展滞后;地方政府对微观主体的不当干预导致行业投资行为扭曲;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缓慢;大型跨国粮商进入的巨大冲击、需求升级快于产业转型等是导致目前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等。第六章为化解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对策与措施。主要明确了化解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从市场体系、技术创新、行业自治、政府监管、公共服务、全球战略六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思路;并从抑制行业过度投资、行业信息化发展滞后、完善行业市场体系、减少政府干预、加强行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等角度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油加工 产能过剩 粮食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12-14
  • 1.2.1 研究内容12-13
  • 1.2.2 技术路线13-14
  • 1.3 创新点14-15
  • 2 文献综述15-19
  • 2.1 概述15
  • 2.2 国内非农产品产业的产能过剩研究15-16
  • 2.3 粮油加工业的产能过剩研究16-19
  • 3 构建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19-35
  • 3.1 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界定19-20
  • 3.2 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评估体系的构建20-34
  • 3.2.1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衡量体系的基本构架20-25
  • 3.2.2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指标的临界值区间25-31
  • 3.2.3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情况测度31-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4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分析35-48
  • 4.1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现状分析35-40
  • 4.1.1 粮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35-36
  • 4.1.2 粮油加工业行业集中度较低36-37
  • 4.1.3 行业利润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37
  • 4.1.4 行业库存水平处于较高水平37-38
  • 4.1.5 粮油加工业职工平均工资不高38-39
  • 4.1.6 行业单位能耗水平高,但总体能耗呈现下降39-40
  • 4.2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特征分析40-43
  • 4.2.1 周期性产能过剩特性分析40-41
  • 4.2.2 区域性产能过剩特征分析41-42
  • 4.2.3 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征分析42-43
  • 4.3 国外粮油加工业发展状况及产能利用情况43-47
  • 4.3.1 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43-45
  • 4.3.2 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45-46
  • 4.3.3 营养、卫生、安全和绿色成为加工产品的主流46
  • 4.3.4 深加工、多产品是高效增值的重要途径46-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5 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分析48-54
  • 5.1 产能扩张过快致使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48
  • 5.2 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和恶性竞争加剧行业产能过剩48-49
  • 5.3 信息化体系发展滞后间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49-50
  • 5.4 地方政府对微观主体的不当干预导致行业投资行为扭曲50-51
  • 5.5 利益驱动导致的涌现投资潮加剧行业产能过剩51
  • 5.6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缓慢导致行业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51-52
  • 5.7 大型跨国粮商进入的巨大冲击加剧行业产能过剩52-53
  • 5.8 需求升级快于产业转型时容易引发产业产能过剩53
  • 5.9 本章小结53-54
  • 6 化解我国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对策与措施54-65
  • 6.1 化解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4-55
  • 6.1.1 指导思想54
  • 6.1.2 基本原则54-55
  • 6.2 化解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思路55-59
  • 6.2.1 市场体系:健全粮油加工业市场竞争机制55-56
  • 6.2.2 技术创新:实施政府主导下全产业链创新56-57
  • 6.2.3 行业自治:构建粮油加工业运行标准体系57
  • 6.2.4 政府监管:完善粮油加工业法律制度建设57-58
  • 6.2.5 公共服务:开展粮油加工业产能预警监测58
  • 6.2.6 全球战略:探索粮油加工业跨国发展途径58-59
  • 6.3 化解粮油加工业产能过剩的具体措施59-65
  • 6.3.1 严格增量控制与优化存量结构59-60
  • 6.3.2 建立行业信息引导与发布体系60
  • 6.3.3 完善市场体系与加强市场监管60-62
  • 6.3.4 减少行政干预和转变政府职能62-63
  • 6.3.5 加大研发投入和打造创新平台63
  • 6.3.6 鼓励有实力企业拓展国外市场63-65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65-67
  • 7.1 结论65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改委多管齐下治理产能过剩 小心成为这轮调控的牺牲品[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48期

2 程远;;产能过剩是伤害还是动力[J];财经界;2005年05期

3 巴曙松;;银行是否为产能过剩买单?[J];长三角;2006年03期

4 ;我国将强化产能过剩行业预警机制[J];钢铁研究;2006年01期

5 程硕;陆文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亟待降温[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年02期

6 伊言;;中国将加强产能过剩行业市场供需预警[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1期

7 ;2006年国家重点治理产能过剩[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年01期

8 康励锋;郭巍;婕思;及轶嵘;梁莹莹;;产能过剩,谁的灾难?[J];当代经理人;2006年02期

9 齐薇;;产能过剩行业将迎整合浪[J];今日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10 魏刚;;调控产能过剩政府应找准角色[J];中国投资;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A];全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通知[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3 周炼石;;中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因素与完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5 王志伟;;我国的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与经济结构调整[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6 ;国家将出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指导意见”[A];浙江造纸(2013年第2期总第143期)[C];2013年

7 张晖明;;对当前“产能过剩”判断的深层分析和政策建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8 徐占忱;;过剩产能治理有待于继续深化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9 马泽民;;产能过剩无悬念 协同减量有担当[A];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3年

10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07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四大任务[A];地市级投资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桂俊松;产能过剩不完全是坏事[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卢敏堂;抑制产能过剩金融能有几道墙[N];中国企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杜文;无效产能过剩是汽车产业症结所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海;产能过剩影响几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 卢敏堂 作者是金融业评论专家;抑制产能过剩金融能有几道墙?[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王岳平;“产能过剩”为何还会出现价格上涨[N];南方日报;2007年

7 张泽伟邋胡梅娟;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N];威海日报;2007年

8 中华;陶瓷业:在产能过剩阵痛中前行[N];消费日报;2006年

9 张晓晶;产能过剩并非“洪水猛兽”[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笑戈;为产能过剩叫好[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日旭;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芳;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骋;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与产能过剩联系程度的测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赵e

本文编号:260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60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