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效应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24 16:08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效应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要素和产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各国的经济国际化步伐大大加快,开放体系建设成为世界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深,对开放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其开放体系的构建对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的开放体系构建尚不成熟,因此,研究探索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的建设,对我国整体推进开放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开放体系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着市场结构不均衡,以劳动密集型的货物贸易为主导,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等诸多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进行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效应分析,探索出一条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创新路径,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课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纷纷建设自由贸易区,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区显然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广泛兴起,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但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好的融入世界经济,而且也是实现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建设的新道路,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开放体系发展,完善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的观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对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下外贸增长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探索出一条适合长三角开放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创新路径,从而,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类介绍。第二部分是开放体系的理论阐述,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开放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然后基于开放体系的理论,分析我国构建开放体系的背景和意义。第三章,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展示了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长江三角洲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然后从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是对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下外贸增长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这部分主要是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经济模型,从增长源的角度,研究分析江浙沪三地在长三角开放体系构建中出口增长的特征,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第五部分是从贸易标的结构不均衡、贸易市场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均衡等若干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章节创新路径的探讨奠定了前提条件。最后一部分,第六部分,是构建长三角开放体系创新路径探讨。分别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浦东模式,以及从21世纪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这两部分进行探讨,从而提出长三角借力上海自贸区实现同步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开放体系 效应分析 上海自贸区 创新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0 导论13-21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13-14
  • 0.2 开放型经济的相关研究进展14-18
  • 0.2.1 国外研究进展14-16
  • 0.2.2 国内研究进展16-18
  •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18-19
  • 0.3.1 研究方法18
  • 0.3.2 研究框架18-19
  • 0.4 研究内容19
  • 0.5 本文创新19-21
  • 1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21-25
  • 1.1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21-22
  • 1.2 开放型经济体系特征22-23
  • 1.3 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背景23
  • 1.4 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意义23-25
  • 2 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体系效应分析25-35
  • 2.1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述25-28
  • 2.2 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特征28-35
  • 2.2.1 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的促进28-29
  • 2.2.2 区域经济外贸增长速度的提高29-30
  • 2.2.3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30-31
  • 2.2.4 地区就业的扩大31
  • 2.2.5 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31-33
  • 2.2.6 技术进步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33-34
  • 2.2.7 区域经济整合集聚34-35
  • 3 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下外贸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35-43
  • 3.1 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增长方式的理论及分析方法35
  • 3.2 模型构建35-36
  • 3.2.1 模型的选择35-36
  •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36
  • 3.3 模型的计算与检验36-42
  • 3.3.1 要素产出弹性的计算36-37
  • 3.3.2 模型检验37-40
  • 3.3.3 变量间的协整检验40-42
  • 3.4 对模型的分析与解释42
  • 3.5 结论与建议42-43
  • 4 长三角在构建开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43-48
  • 4.1 贸易标的结构不均衡43-44
  • 4.1.1 阻碍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43
  • 4.1.2 阻碍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43-44
  • 4.2 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44-45
  • 4.2.1 导致国际贸易争端加剧44
  • 4.2.2 导致长三角经济对外部环境依赖性增加44
  • 4.2.3 导致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44-45
  • 4.3 贸易市场不均衡45-46
  • 4.4 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46
  • 4.4.1 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建设46
  • 4.4.2 阻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46
  • 4.5 产业结构不均衡46-48
  • 4.5.1 不利于国际利益分配47
  • 4.5.2 使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47
  • 4.5.3 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47-48
  • 5 构建长三角地区适宜开放体系的创新路径探讨48-70
  • 5.1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发展模式48-53
  • 5.1.1 苏南模式48-50
  • 5.1.2 温州模式50-51
  • 5.1.3 浦东模式51-53
  • 5.2 21世纪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系发展创新路径—上海自贸区建设53-70
  • 5.2.1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53-54
  • 5.2.2 影响自由贸易区空间选址的因素分析54-55
  • 5.2.3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主要任务55
  • 5.2.4 自由贸易区的模型构建55-60
  • 5.2.5 上海建立自贸区的综合评价60-64
  • 5.2.6 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64-67
  • 5.2.7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影响67-68
  • 5.2.8 长三角地区借力上海自贸区同步发展的措施68-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76
  • 个人简历76-77
  • 发表的学术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毅;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效应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开放体系效应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65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