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5:48
全球水环境恶化、突发性供水事故频发、传统水处理工艺老旧等问题导致城市供水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改善城市供水安全。城市供水是包含水源取水、水厂制水、网管输配、二次供水和用户用水的复杂系统,涉及政府部门、供水企业和消费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群体,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激励机制关键在于充分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参与。现有研究集中于关注水资源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缺乏对城市供水系统的整体分析,对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策略的激励机制研究还是空白。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激励机制设计。通过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系统地分析,调查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地位及相互关系,分别从城市供水安全利益相关者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构建地方政府与供水企业之间的监管博弈模型,以及基于条件估值法和选择实验法的消费者支付意愿模型,剖析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策略和利益需求,并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综合结果,提出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激励机制设计框架。首先,确定了城市供水安全的八类主要利益相关者,分别是供水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污染企业、社区物业、科研机构和媒体、非政府组织。其中,供水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和污染企业属于城市供水安全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科研机构和媒体是期望型利益相关者,社区物业是潜在型利益相关者,非政府组织为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在城市供水管理中,供水企业、政府部门和污染企业为城市供水活动的关键参与者,消费者是服从型参与者,科研机构和媒体属于背景型参与者,社区物业和非政府组织属于群众型参与者。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在城市供水活动和管理决策中的参与方式和程度不同。然后,城市供水供给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博弈研究表明,罚款、水价和对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拨款是推动供水设施升级改造的有效激励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分担部分设施改造的成本,但补贴政策本身并不是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有效激励措施。为了实现供水企业设施升级和政府监管的理想博弈均衡,水价上涨幅度不应低于供水设施升级时企业支付的实际单位成本和政府提供的实际单位补贴。实现理想均衡的最优成本补贴率等于供水企业缴纳的税率,最优水价上涨幅度等于企业实际支付的单位升级成本。城市供水需求方利益相关者的支付意愿研究表明,消费者愿意提高一定幅度水价改善城市供水安全。校正受访者不确定性的条件估值法调查表明,消费者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平均支付意愿为0.55-0.56元/吨;选择实验法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改善供水水质、供水水压、供水服务和停水频率的支付意愿分别为2.33元/吨、0.88元/吨、0.23元/吨和0.18元/吨,同时改善水质、水压、服务和停水频率的最佳方案的支付意愿为3.63元/m3。消费者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其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关注、对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态度、对执行机构的信任和对供水信息的了解的影响,支付意愿还与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和教育水平有关,家庭中有孩子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显著更高。研究还发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与偏好不确定性显著相关,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消费者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关注、态度、了解和信任,男性消费者的确定性相对女性更高。最后,根据城市供水安全利益相关者综合分析的结果,构建了改善城市供水安全的激励机制设计框架,是以城市供水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为基础,建立针对政府部门和供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供给方的监管激励机制,包括与成本相适应的动态水价调整机制、与供水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惩罚机制和城市供水安全绩效考核的奖励机制;建立针对消费者的利益相关者需求方的成本分担激励机制,包括刺激消费者需求的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需求补贴机制。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供水管理,完善了供水管理乃至市政公用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框架。基于城市供水的行业特征,本文将关键利益相关者创新性地分为了供给方和需求方两方面;在传统的Mitchell评分法中增加“被影响性”属性,完善了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地方政府与供水企业的监管博弈模型中补充考察了价格因素对决策行为和激励目标的影响;在城市供水服务的经济估值中引入不确定性因素,并且同时采取了选择实验法与条件估值法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在理论上以独特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建立了符合供水市场特征的激励机制分析框架,对丰富城市供水管理和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为城市供水的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对提高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及管理效率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299.24
【部分图文】:
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相互关系以及已经或将要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了解政策背景预测政策的可行性[41]。Donaldson 和 Preston(1995)、Rowley(1997)[112]、Friedman 和Miles(2002)[39]等学者们前期对利益相关者分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中以Donaldson 和 Preston(1995)的研究最受肯定,他们将利益相关者分析划分为规范性(Normative)、工具性(Instrumental)和描述性(Descriptive)三种类型[111]。规范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倡导企业应该关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关注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有效地管理利益相关者有助于企业获得市场成功,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绩效的重要关联。描述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旨在解决“哪些利益相关者重要?为什么重要?何时重要?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Reed 等(2009)[116]将上述三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分类,总结了八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如图 2-1 所示。规范性 工具性 描述性第三步:调查利第一步:确定第二步:对利益原则步骤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方法,一般通过专家意见、焦点讨论、半结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主要包括18]和自下而上的“重塑式分类法”[119]。然网络分析法[121]和经验映射法分析利益相关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环境管理规划中的析从大方法论来说可以分为三阶段、六步背景调查
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公众型和契约型[123]。Clarkso(1995)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两种分类原则,一种方法是根据与企业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简单地分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风险承担的方式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38]。Wheeler 和 Sillanpa(a1998)根据社会属性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一级社会利益相关者、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的二级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直接关系但不与具体的人产生联系的一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和对企业无直接关系也不与具体的人产生联系的二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124]。Carrol(l199等其他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原则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125]。多维细分法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丰富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解,但是这些方法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具体实践2.1.3.2 Mitchell 评分法Mitchell、Agle 和 Wood(1997)系统梳理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基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属性进行划分的 Mitchell 评分法(Score based Approach)[28],具体分类方法和类型如图 2-3 所示。合法性
本文编号:2867243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299.24
【部分图文】:
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相互关系以及已经或将要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了解政策背景预测政策的可行性[41]。Donaldson 和 Preston(1995)、Rowley(1997)[112]、Friedman 和Miles(2002)[39]等学者们前期对利益相关者分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中以Donaldson 和 Preston(1995)的研究最受肯定,他们将利益相关者分析划分为规范性(Normative)、工具性(Instrumental)和描述性(Descriptive)三种类型[111]。规范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倡导企业应该关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关注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有效地管理利益相关者有助于企业获得市场成功,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企业绩效的重要关联。描述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旨在解决“哪些利益相关者重要?为什么重要?何时重要?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Reed 等(2009)[116]将上述三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分类,总结了八种具体的分析方法,如图 2-1 所示。规范性 工具性 描述性第三步:调查利第一步:确定第二步:对利益原则步骤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方法,一般通过专家意见、焦点讨论、半结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主要包括18]和自下而上的“重塑式分类法”[119]。然网络分析法[121]和经验映射法分析利益相关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环境管理规划中的析从大方法论来说可以分为三阶段、六步背景调查
群体与企业合同关系的性质,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公众型和契约型[123]。Clarkso(1995)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两种分类原则,一种方法是根据与企业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简单地分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风险承担的方式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38]。Wheeler 和 Sillanpa(a1998)根据社会属性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一级社会利益相关者、通过社会性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的二级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直接关系但不与具体的人产生联系的一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和对企业无直接关系也不与具体的人产生联系的二级非社会利益相关者[124]。Carrol(l199等其他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原则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125]。多维细分法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丰富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解,但是这些方法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具体实践2.1.3.2 Mitchell 评分法Mitchell、Agle 和 Wood(1997)系统梳理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出基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属性进行划分的 Mitchell 评分法(Score based Approach)[28],具体分类方法和类型如图 2-3 所示。合法性
本文编号:2867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6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