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脱钩及减排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6:02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最重要原因。因此,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进行碳减排的大背景下,中国亦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这使中国自2006年始便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国家能源和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亦变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各种减排政策的落实在地区层面。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省级区域的碳排放特征,对省域的碳减排状况进行评价,并为政府有关碳减排的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本文运用IPCC提供的方法对2000-2017年间除西藏和港澳台以外的中国30个省级区域能源相关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对各省域及全国的碳排放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重心模型被用来探索中国碳排放重心的演变路径。分解模型被用来研究各省对重心迁移的贡献。在2000-2017年间,中国碳排放重心在经度方向上介于113.71-114.79°E之间,在纬度方向上介于34.12-34.48°N之间。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由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迁移到了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对重心向西迁移起主要作用的省域是新疆、黑龙江、上海、辽宁和宁夏,对重心向北迁移起主要作用的省域是内蒙古、新疆、广东、上海和山东。其次,在EKC曲线呈倒U型的前提下,本文通过数学模型推导了人均GDP(g)和Tapio脱钩指数(D)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推导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的二维脱钩模型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该二维脱钩模型能够进一步区分具有相同一维脱钩状态地区的经济状况。具体来讲,该模型以人均GDP(g)为横坐标,以Tapio脱钩指数(D)为纵坐标构建了笛卡尔坐标系。以Tapio脱钩指数值0、0.8、1.2和相对应的人均GDP水平为坐标分界点,分经济增长和经济衰退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将脱钩状态细分为了32种。并将这32种脱钩状态分为了8个等级。最后我们用该模型探讨了2000-2017年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二维脱钩状态及其动态路径。在2000-2005年间,SD(强脱钩)在各省份均没有发生。在2015-2017年,有12个地区的二维脱钩状态呈现为SD-HE(强脱钩-高经济发展水平)和SD-MHE(强脱钩-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在2000-2017年,北京的综合发展得分最高。宁夏的综合发展得分最低,其次是贵州、广西和陕西。最后,本文运用LMDI模型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了碳排放系数效应、化石能源占比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在分解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减排潜力模型,研究省域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情况。该模型能够对各省域的减排现状进行评估,并寻找到背后起作用的因素。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效应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各省要有效提高减排率需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该论文有图5幅,表24个,参考文献132篇。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F127;X321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碳排放,创新点,潜力


硕士学位论文8文献资料法——通过集中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碳排放脱钩和减排潜力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学习方法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研究对象、精确搭建研究模型,确保研究结论的解释能力。1.4.2技术路线根据研究目标和方法,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图1-1技术路线图Figure1-1Thesisprocedure1.5创新点(Innovations)本文主体章节分别解答了“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趋势是什么”、“中国各省级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如何”、“中国各省级区域的碳减排现状及减排潜力如何”三个问题,具体创新点如下:

趋势图,碳排放,趋势,年份


硕士学位论文12河北7.8宁夏12.58浙江6.63河南6.29青海8.57重庆5.14全国7.352.1.3全国水平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我们由各年份各省份的碳排放数据加总得到全国各年份数据。全国CO2排放量由2000年的3300.11Mt变为了2017年时的11026.62Mt,增加了2.24倍。具体各年份碳排放数据和增长率由图2-1给出。由图2-1我们知,2000年至2014年中国的碳排放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在2015年时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且在2016年的时候又变为了增长。分析各年份的增长率我们发现,2012年以前各年份的增长率均在3.5%以上,且在2003、2004、2005、2006、2007和2010年,增长率超过了10%,分别为13.34%、15.06%、19.71%、11.01%、11.63%和14.18%。但在2012年及2012年以后的各年份中国碳排放的增长率则一直处于3.5%以下,分别为3.04%(2012)、0.94%(2013)、0.71%(2014)、-0.22%(2015)、0.92%(2016)和3.17%(2017)。这说明2012及之后年份中国政府采取的控制碳排放的政策是相当有效的。图2-1全国水平碳排放变化趋势Figure2-1Trendofcarbonemissionsinthewholecountry2.1.4八大经济区碳排放量占比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了将中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的构想。具体的分组方法如表2-3所示。我们核算了八大经济区历年的碳排放量占比,具体如图2-2所示。由图2-2我们可知,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碳排放量占比一直处于第一位,且2017年的占比相对于2000增加了1.16个百分点,达到了18.99%。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占比一直处于第二位,且2017年的占比相对于2000增

碳排放,大经济


幅度更大。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碳排放量占比一直处于第七位,且 年的占比相对于 2000 下降了 0.17 个百分点,变为了 8.06%。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碳排放量占比一直处于第八位,且 2017 年的占比相对于 2000 上升了 2.68 个百分点,变为了 7.80%,变化幅度较大,是原来占比的 1.52 倍。表 2-3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Table 2-3 The division of China’s eight economic regions综合经济区 省市名称 综合经济区 省市名称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 黄河中游 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北部沿海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长江中游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东部沿海 上海、江苏、浙江 大西南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南部沿海 福建、广东、海南 大西北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付琳;丁丁;;区域碳排放峰值测算若干问题思考: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0期

2 蔡博峰;王金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0期

3 崇璇;赵迪斐;范潇潇;李刚;;我国煤炭消费重心演变轨迹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4 何立华;杨盼;蒙雁琳;孔渊;;能源结构优化对低碳山东的贡献潜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5 王宜强;赵媛;;中国天然气资源流动类型、集散特征与格局演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2期

6 赵荣钦;张帅;黄贤金;秦耀辰;刘英;丁明磊;焦士兴;;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J];地理学报;2014年10期

7 张露;龚承柱;李兰兰;帅传敏;;中国天然气供需重心迁移路径及贡献度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8 齐绍洲;付坤;;低碳经济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叶明确;;1978—2008年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2年04期

10 林伯强;黄光晓;;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本文编号:2876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76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