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山东墨龙大股东违规减持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2 14:58
  自我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资本市场飞速发展,截至2019年12月31日,A股市场上有超过3,700家的上市公司。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票获得解禁后疯狂减持,从Wind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2016年有近1,1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减持市值合计约2,790亿元。由于受到空前严厉的减持新规定影响,2017年净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降至900多家,金额却依然逼近1,600亿元。虽然大股东进行减持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但是与大股东减持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大股东倾向于利用其所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措施提升股价,这样做有一定优势特点,即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来谋取利益。通过研究了解到近年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违规减持问题,这给证券市场发展带来了阻碍。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对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还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如何防范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当前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大股东减持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以案例分析形式呈现的较少。本文选取上市公司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公司,通过研究了解该案例发生的原因多样、手段复杂,与...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东墨龙大股东违规减持案例分析


论文基本框架图

变化图,净利润,变化图,公司


山东墨龙大股东违规减持案例分析18图3.1公司历史营收及净利润变化图??3.3山东墨龙大股东违规减持事件回顾3.3.1大股东违规减持过程2016年山东墨龙财务经理,以及副经理向财务总监汇报了具体财务状况,发现在实际运营中其存在亏损行为。随后,财务副经理就上述内容向总经理汇报了公司财务经营状况。在总经理授意下,财务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这样做是为了在账面上呈现盈利。山东墨龙企业在后续时间公开了财务披露信息。通过研究了解到总经理张云三于2016年年末通过大宗交易的形式出售股票,减持股份在公司整体股本中占比0.94%,价格为10.97元,成交金额为8,227.5万元;2017年年初张恩荣利用大宗交易卖出股票。减持股份在公司整体股份中占比3.76%,价格为9.25元,成交金额为27,750万元。在2017年山东墨龙针对这一问题召开了会议,探讨企业的亏损状况。管理人员就对业绩进行披露,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山东墨龙在发展过程中就提出了修正案,针对企业业绩进行公示。直到2016年在报表中显示了企业的具体亏损状况。与此同时,山东墨龙也出示业绩修正公告,在预期中将时点划分为敏感期的终点。张恩荣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董事长一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与内幕联系人进行联络并进行信息交换,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张云三了解整个案件过程并了解具体的信息,因此在公开之前减持股票,这样做达成内幕交易。与此同时,董事长也在2014年和2017年分别减持股票。且张云三在2016年也实行减持股票这一举措,其比例超过0.94%。由此可见,上述提到的两人总共减持山东墨龙股票超过5,000万股,比例超过6%,已经构成违规减持行为。

变化图,变化图,事件,股价


4山东墨龙大股东违规减持案例分析33图4.12016年减持事件CAR变化图图4.22017年减持事件CAR变化图4.3.3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股价是如今证券市场上是影响中小股东收益的各个因素当中效果最为直接的因素。市场经济的运行下,一般来说,公司任意对外公布的一条信息,都会或多或少、或好或不好的对股票进行影响。但实际来说,市场不是强式有效市场①,股票的价格并不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响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应属于半强式②的,一般情况下,在网络上,对其公开的相关财务报告一般都是对外公开状态,可以随时上网查阅,但单从这些公开的信息对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判断有点不太全面。所以,在股票价格受到这些公开信息的影响的时候,股价随其变化而产生变动,股票相关收益方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①强式有效市场,假设在这种市场中,股价已经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运营前景的信息,包括已公开的和未公开的,这时没有任何办法能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②半强式有效市场,此时股价能充分反映出所有关于公司运营情况的信息,而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将失效,而内幕消息可以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业绩预告、大股东减持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J]. 舒家先,易苗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11)
[2]内部人减持、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J]. 王欣兰,范源浩,徐琪,王迪.  金融论坛. 2019(09)
[3]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对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的影响研究[J]. 李秉祥,朱涵宇,简冠群.  商业研究. 2019(05)
[4]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高榴.  南方金融. 2019(02)
[5]违规减持大股东与监管者之间的演化博弈研究[J]. 秦军,居佳欢.  金融与经济. 2018(10)
[6]基于全流通背景的大股东减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张小艳,张洁.  财会通讯. 2018(29)
[7]减持新规有效果吗?——基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J]. 阮永平,吕可夫,郑凯.  金融发展研究. 2018(10)
[8]创业板大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与治理机制研究——以乐视网为例[J]. 胡延坤.  财会通讯. 2018(26)
[9]控股股东攫取私人产权收益:“掏空”转向“多重路径”——以中科云网为例[J]. 王泽霞,李莎,郜鼎.  财会通讯. 2018(17)
[10]大股东减持伤害了实体经济吗[J]. 吴战篪,吴伟立.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1)

硕士论文
[1]YD集团大股东减持案例研究[D]. 阮淇馨.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分众传媒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及影响研究[D]. 曾松.湘潭大学 2018
[3]全流通背景下的控股股东减持的实证分析[D]. 段晓光.山西财经大学 2011
[4]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第一大股东减持动因研究[D]. 徐惠丽.浙江工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3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953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