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0:23
  农业产业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环节。研究农业产业融合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最大化、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湘莲产业是湘潭市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程度,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本文以湘潭市湘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特征与模式。为湘莲产业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也为湘莲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角度,为推动湘潭地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新思路。论文首先对湘莲产业、农业产业融合以及产业融合效应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产业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多功能农业理论奠定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典型模式,包括产业延伸型、产业+互联网型、社会化服务型、功能拓展型以及产业集聚型,并从利益联结机制、产业融合模式、以及农业经营主体的角度,归纳了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了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融合主体实力不强、产业融合金融服务不足以及产业功能拓展不够的问题。再次,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方法,对湘潭市湘莲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产业...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效应研究


农业产业融合概念示意图

示意图,产业融合,效应,概念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域发展效应是指产业融合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的融合会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进一步整合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由于融合后业务的趋同,导致规模效应的产生,打破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边界与市场边界。生产也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生态效应主要指产业融合带来的节能减排效应。产业融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了资源要素的流动。企业通过融合发展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相应的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图2.2产业融合效应概念示意图2.1.4产业融合程度本文中提到的产业融合程度是指产业在融合过程中,产业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程度及产业链的延伸程度,体现为技术之间的结合、新产品的出现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展。对产业融合程度的分析可以通过选择技术融合分析、产品融合分析以及市场融合分析来进行。在融合发展阶段中,按照融合产生的顺序依次是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以及市场融合。其中,技术融合贯穿于产业融合全过程。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技术融合分析方法。学术界现有的融合程度测算方法主要包括赫芬达尔指数法(HHI)、灰色关联分析法、AHP分析法以及专利系数法。本文选用的是赫芬达尔指数法(HHI)。12

湘莲,湘潭,机制


第3章湘潭市湘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可没。协会积极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协调行业内部矛盾,对接银信部门、商标部门、科研院所,争资争项,聚合优质资源,助力湘莲产业发展。经过18年的发展,湘潭县湘莲协会会员人数已达600余人,预计近两年将发展到千人以上。图3.2湘潭市湘莲产业利益联结机制3.2.3经营主体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尝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截至2017年,湘潭市共有湘莲加工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湘莲种植产业合作社35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500家,休闲农庄7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湘莲加工销售经营户278户,湘莲从业人员达10万人。湘莲产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如表3-1所示。表3-1湘莲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录序号企业名称1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2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3湖南大洲莲业食品有限公司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综述[J]. 薛金霞,曹冲.  新西部. 2019(30)
[2]湘莲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 贺海翔,覃思.  现代食品. 2019(19)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 熊爱华,张涵.  理论学刊. 2019(01)
[4]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 温淑萍,郭淑敏,王秀琴,王微.  宁夏农林科技. 2017(12)
[5]基于“互联网+全域旅游”融合模式研究——江西省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剖析[J]. 梅艺华,周园源,王乐,喻正义,梅俊莹.  中国市场. 2016(47)
[6]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J]. 梁立华.  改革与战略. 2016(08)
[7]产业链协同视角下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机理分析[J]. 严伟.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0)
[8]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基于全球生物芯片产业的分析[J]. 李丫丫,赵玉林.  宏观经济研究. 2015(11)
[9]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与重构模式研究[J]. 杨强.  体育科学. 2015(07)
[10]湘莲产业的产业价值测算[J]. 尹延庆,黄柳,陈思寓.  中国集体经济. 2014(33)

博士论文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经济效应与对策研究[D]. 姜峥.东北农业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沙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 刘璐.内蒙古大学 2019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D]. 赵桂阳.广西大学 2019
[3]湘潭盘龙大观园片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社会效应评价研究[D]. 陈文妍.湘潭大学 2017
[4]新经济时代旅游产业融合机制及效应研究[D]. 费芩芳.浙江工商大学 2017
[5]O2O运行体系的产业融合效应与服务业商业模式构建[D]. 茶玲玲.南京财经大学 2017
[6]旅游融合发展效应研究[D]. 王颖.云南大学 2015
[7]桂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邓莹璐.广西师范大学 2014
[8]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施永红.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88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988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9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