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及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三三六”定性评价方法和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利用SWOT定性分析法,深入剖析该森林公园在资源、市场和产品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SWOT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SWOT分析矩阵,采用SWOT-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定量分析法,通过专家问卷的方式对各层级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从而明确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在SWOT矩阵中的位置,以此提出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对策,为优化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结构并促进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资料收集和走访,初步摸清了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地共调查128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景观类66个,人文旅游资源类92个,分属8个主类、25个亚类、64个基本类型。(2)采用“三三六”综合评价法对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容量大,市场开发前景和机遇广阔,施工方便,开发利用条件好。(3)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和评价等级,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质量良好。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组成的核心部分。(4)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生态旅游产品多样、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产品开发整体意识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较好等优势;国家和四川省都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交通发展机遇、川北旅游环线建设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等机会,但是也面临着生态旅游区交通设施滞后、文化资源发掘程度低和保护力度不够、市场薄弱、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规模档次不高、地域组合程度较低、旅游产品的季节性和游客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劣势和威胁。(5)采用SWOT矩阵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结果表明内部优势是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核心;区位优势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是苍溪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生态旅游区交通设施是森林公园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和四川省都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以及交通发展机遇对森林公园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6)采用SWOT四边形进行战略选择,结果表明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优化资源、市场、产品结构,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旅游监管,提高旅游质量,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品营销力度,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交通道路设施,加强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才能不断促进森林公园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1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16
- 2.1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11-14
- 2.1.1 生态旅游概念11-13
- 2.1.2 生态旅游的发展13-14
- 2.1.3 生态旅游的特征与功能14
- 2.2 旅游资源14-16
- 2.2.1 旅游资源的概念14-15
- 2.2.2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5-16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16-26
- 3.1 研究地概况16-19
- 3.1.1 自然地理环境16-18
-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8-19
- 3.2 研究内容19
- 3.3 研究方法19-25
- 3.3.1 文献查阅法20
- 3.3.2 实地调查法20
- 3.3.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20-25
- 3.4 技术路线25-26
- 4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26-37
- 4.1 旅游资源分类26-30
- 4.2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30-34
- 4.2.1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30-31
- 4.2.2. 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价31-32
- 4.2.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32-34
- 4.3 本章小结34-37
- 5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37-50
- 5.1 SWOT定性分析37-42
- 5.1.1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分析37-38
- 5.1.2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市场分析38-41
- 5.1.3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分析41-42
- 5.2 SWOT-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定量分析42-47
- 5.2.1 构建SWOT分析模型42-43
- 5.2.2 构造判断矩阵43-45
- 5.2.3 评价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及权重确定45-46
- 5.2.4 SWOT四边形战略选择46-47
- 5.3 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47-50
- 5.3.1 优势—机遇所形成的对策(S--O对策)47-48
- 5.3.2 优势—威胁所形成的对策(S—T对策)48-49
- 5.3.3 劣势—机遇所形成的对策(W—O对策)49
- 5.3.4 劣势—威胁所形成的对策(W—T对策)49-50
- 6 结论与展望50-53
- 6.1 结论50-51
- 6.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附录一58-62
- 附录二62-64
- 附录三64-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J];今日海南;2005年02期
2 ;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3 ;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4 ;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5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6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7 ;阳岭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8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9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10 ;措普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艺;李健;邓金阳;;游客对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的政策、角色、作用和合适用途的态度[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梁文婷;;国家森林公园的法律问题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袁照蓉;;抢抓机遇 创建文化名山 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遵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李翅;李小芬;赖龙隆;;国家森林公园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探讨——以承德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练毓芳[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6 韩婉诗;王德良;;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白鹇种群春夏季生境利用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滨颖;北京国家森林公园版块迎来放量小高峰[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周龙;要塞国家森林公园护林防火通道三期工程今年施工[N];江阴日报;2008年
3 高玉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获省先进殊荣[N];朝阳日报;2008年
4 王英敏 记者 于宁;我省新增3家国家森林公园[N];吉林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力 拱墅报道组 黄群;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昨日挂牌[N];杭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尉书彬;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雏形渐显[N];柴达木日报;2013年
7 陈光平 邓华堂;清凉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N];抚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申福春;千家峒、龙山成为国家森林公园[N];湖南日报;2007年
9 于凤琴 张胜开 李悦;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合作开发走向森林多功能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10 新华社记者 颜昊 赵叶苹;国家森林公园 岂能成垃圾场[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静;陕西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价值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云;森林步道环境特性对游客心理评价反应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云;山西省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料评价[D];山西大学;2014年
3 赵健;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璞;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资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凯;郁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区规划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熊定伟;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及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向荣;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服务功能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蕾;旅游开发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梁东宁;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陈力;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构建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四川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及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2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