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WX城际铁路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6:10

  本文关键词:WX城际铁路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间依存度、协作度大幅提升,目前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几大国家级城市群已基本建成。快速的城际交通网络在推动城市群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加速城市群产业集聚和扩散、引导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发展和完善、使城市群真正形成一体同城化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然而,城际交通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且承载着很强公益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类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按照依靠持续举债搞基建的传统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难以为继,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对于加快城际交通网络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结合城际铁路的特征,本文将城际铁路界定为准公共产品中的拥挤性公共产品。同时,文章进行了相关投融资方式适用性分析,认为该类产品较为适用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随后,本文系统概括了当前国内城际铁路建设项目的主要投融资渠道。基于上述投融资渠道,探讨分析了国内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常见几种投融资模式:部省联合注资方式、地方政府全额投入方式、PPP融资方式、ABS融资模式等,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典型代表特许经营型PPP模式中BOT和TOT最重要的两种子类型。其中前者适用于已规划但还未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后者则应用于已存在的城际铁路设施。在此基础上,以WX城际铁路建设项目为例进行案例研究。在对该项目的建设背景、具体规划及经济社会影响进行详细说明的情况下,以WX城际铁路项目X市段为例,分析了现行的投融资模式——部省联合注资方式,指出该模式的几大弊端,深入剖析了WX城际铁路项目由政府投融资模式向特许经营型PPP模式转换思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BOT+土地开发”投融资模式。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将城市布局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互结合,两者良性互促,即将城际铁路相关联土地开发和城际铁路线路建设相结合,在项目建设前严格控制城际铁路相关联土地的出让,同时,针对项目特点选择合理的站点周边土地集约开发模式,从而提高城际轨道项目整体盈利回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际铁路 投融资模式 PPP 优化 BOT+土地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30.68;F53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5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15-16
  • 1.4.1 本文的创新15
  • 1.4.2 本文的不足15-16
  • 2 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16-29
  • 2.1 城际铁路的定义、成本及收益16-17
  • 2.1.1 城际铁路的定义16
  • 2.1.2 城际铁路项目的投资成本16
  • 2.1.3 城际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16-17
  • 2.2 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融资模式理论基础17-21
  • 2.2.1 公共产品理论17-18
  • 2.2.2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投融资方式适用性分析18-19
  • 2.2.3 城际铁路的产品特性19-21
  • 2.3 城际铁路建设项目主要的投融资渠道及模式21-26
  • 2.3.1 城际铁路建设项目主要的投融资渠道21-22
  • 2.3.2 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常见投融资模式22-25
  • 2.3.3 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制约因素25-26
  • 2.4 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国际经验26-27
  • 2.4.1 日本新干线投融资模式26-27
  • 2.4.2 意大利高速铁路投融资模式27
  • 2.5 发达国家城际铁路投融资体制对我国的借鉴27-29
  • 2.5.1 发挥政府的作用27
  • 2.5.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27-28
  • 2.5.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28-29
  • 3 WX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模式实践分析29-35
  • 3.1 WX城际铁路项目背景和规划29-31
  • 3.1.1 WX城际铁路项目背景29-30
  • 3.1.2 WX城际铁路规划30
  • 3.1.3 WX城际铁路项目经济社会影响30-31
  • 3.2 WX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模式现状31-35
  • 3.2.1 WX城际铁路项目X市段现行投融资模式31-32
  • 3.2.2 WX城际铁路项目现行投融资模式的弊端32-35
  • 4 WX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模式优化方案及推广价值35-50
  • 4.1 WX城际铁路项目投融资模式优化的依据及背景分析35-43
  • 4.1.1 政府主导投入模式难以为继35-38
  • 4.1.2 民间资本的广阔潜力38-39
  • 4.1.3 有力的政策支持39-42
  • 4.1.4 部分先行项目的示范作用42-43
  • 4.2 WX城际铁路项目融资模式优化具体方案43-48
  • 4.2.1 WX城际铁路项目现行融资模式的优化思路43-45
  • 4.2.2 WX城际铁路项目“BOT+土地开发”方案45-47
  • 4.2.3 “BOT+土地开发”方案小结47-48
  • 4.3 WX城际铁路项目融资模式优化的推广价值48-50
  • 4.3.1 保障WX城际铁路项目可持续良性运营48
  • 4.3.2 减轻H省地方财政压力48-49
  • 4.3.3 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城际铁路项目活力49-50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50-53
  • 5.1 研究结论50
  • 5.2 基础设施类准公共产品投融资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50-53
  • 5.2.1 构建正确的融资理念50-51
  • 5.2.2 科学确定投融资模式适用范围51
  • 5.2.3 合理明确投融资模式操作形式51
  • 5.2.4 提高对社会资本政策支持和监督力度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耀忠;;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投融资模式[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年04期

2 金占勇;郝有志;马重芳;刘长滨;;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模式设计[J];建筑经济;2008年05期

3 宋晓满;王遐昌;张超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12期

4 贺建勇;;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9期

5 王建波;盛雪艳;陈新胜;;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孔德财;袁汝华;;江苏沿海开发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J];水利经济;2011年02期

7 赵小窕;张家春;;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发展变化及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2期

8 李昊;;基于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9期

9 范卓玮;;铁路投融资模式对水利的启示[J];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10 黎平;;创新投融资模式 推动贵州水利发展[J];中国水利;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龙剑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的研究探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贾亮;;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浅析[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3 谢辉;晏克非;谭倩;;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性投融资模式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顾长浩;马贝艺;;BOT投融资模式的起源与发展[A];1999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9年

5 王灏;高朋;宋自强;梁衡义;邓志高;邓文斌;王耀;杨锟;;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二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彦;河南创新水利投融资模式[N];人民长江报;2013年

2 记者 孙英利 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 特约记者 何松;探索创新公路建设养护投融资模式 积极推进普通国省道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交通报;2014年

3 詹波 张达信;审计要积极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N];中国审计报;2013年

4 刘德良 金晶 张毅;融资就像“谈恋爱” 文化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N];企业家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娅;创新环保投融资模式[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赵静扬;亚投行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将多元化[N];中国证券报;2014年

7 实习记者 周薇;辩证看待国家投融资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王灏邋李开复 高朋;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创新策略[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记者 杨宝迪;安华集团投资30亿元[N];长春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s

本文编号:346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46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