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省P县旅游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11:19
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形式,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挖掘和探索旅游扶贫在消除贫困问题上的潜力和能力。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扶贫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部分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很好地利用,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旅游和扶贫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效果;二是传统的扶贫方式已经趋于淘汰,不能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实质性改善,而发展旅游扶贫正当其时,能够有效代替传统手段,快速引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许多成功的事例已经表明,旅游业在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中能够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研究的对象S省P县,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没有真正起到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急需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县。本文将通过对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与P县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提出契合P县发展旅游扶贫的思路和策略,最终的研究成果既能够对P县旅游扶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又能在其他旅游资...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旅游扶贫的概念
1.2 旅游扶贫的模式
1.3 理论基础
1.3.1 社区参与理论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P县旅游扶贫的优势及现状
2.1 P县旅游扶贫优势
2.1.1 旅游资源丰富
2.1.2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2.1.3 政府的政策支持
2.1.4 劳动力充足
2.1.5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2.2 P县旅游扶贫现状
2.2.1 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2.2.2 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
2.2.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
2.2.4 自主开发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助力扶贫
第三章 P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P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3.1.1 对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重视不够
3.1.2 扶贫收益分配引发矛盾冲突
3.1.3 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无法开拓市场
3.1.4 旅游扶贫的政策机制缺乏效力
3.2 P县旅游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
3.2.1 旅游扶贫目标聚焦错位
3.2.2 扶贫收益分配不公
3.2.3 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
3.2.4 旅游扶贫政策机制不够完善
第四章 优化P县旅游扶贫的对策
4.1 建立科学的旅游扶贫方针和理念
4.1.1 坚持“政府引导、社区主体、企业主力”的方针
4.1.2 把握“政策力、智力、财力”共同发力
4.1.3 注重与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4.1.4 强调多个部门共同协作
4.2 构建完善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4.2.1 参与形式
4.2.2 实现途径
4.2.3 保障机制
4.3 大胆创新旅游扶贫的模式与产品
4.3.1 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多种旅游扶贫模式
4.3.2 深度挖掘红色旅游特色产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及村民满意度研究[J]. 苗银家,周莉莉. 北方园艺. 2019(20)
[2]乡村旅游视角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 苏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7)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时代村寨生态体育旅游精准扶贫研究[J]. 张卫星.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7)
[4]对陕西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成卓.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3)
[5]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价[J]. 陈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7)
[6]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 张莉,邵俭福. 农业经济. 2019(03)
[7]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的社区参与研究[J]. 于淑艳,胡雨凯. 农家参谋. 2019(07)
[8]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王美钰,吴忠军,侯玉霞.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9]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J]. 莫敏仪,何诗莹,莫明龙.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1)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J]. 王志章,王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硕士论文
[1]车溪景区旅游扶贫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D]. 刘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64081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旅游扶贫的概念
1.2 旅游扶贫的模式
1.3 理论基础
1.3.1 社区参与理论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P县旅游扶贫的优势及现状
2.1 P县旅游扶贫优势
2.1.1 旅游资源丰富
2.1.2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2.1.3 政府的政策支持
2.1.4 劳动力充足
2.1.5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2.2 P县旅游扶贫现状
2.2.1 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2.2.2 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
2.2.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
2.2.4 自主开发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助力扶贫
第三章 P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P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3.1.1 对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重视不够
3.1.2 扶贫收益分配引发矛盾冲突
3.1.3 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无法开拓市场
3.1.4 旅游扶贫的政策机制缺乏效力
3.2 P县旅游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
3.2.1 旅游扶贫目标聚焦错位
3.2.2 扶贫收益分配不公
3.2.3 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
3.2.4 旅游扶贫政策机制不够完善
第四章 优化P县旅游扶贫的对策
4.1 建立科学的旅游扶贫方针和理念
4.1.1 坚持“政府引导、社区主体、企业主力”的方针
4.1.2 把握“政策力、智力、财力”共同发力
4.1.3 注重与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4.1.4 强调多个部门共同协作
4.2 构建完善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4.2.1 参与形式
4.2.2 实现途径
4.2.3 保障机制
4.3 大胆创新旅游扶贫的模式与产品
4.3.1 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多种旅游扶贫模式
4.3.2 深度挖掘红色旅游特色产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及村民满意度研究[J]. 苗银家,周莉莉. 北方园艺. 2019(20)
[2]乡村旅游视角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 苏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7)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时代村寨生态体育旅游精准扶贫研究[J]. 张卫星.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7)
[4]对陕西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成卓.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3)
[5]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价[J]. 陈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7)
[6]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 张莉,邵俭福. 农业经济. 2019(03)
[7]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的社区参与研究[J]. 于淑艳,胡雨凯. 农家参谋. 2019(07)
[8]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生态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 王美钰,吴忠军,侯玉霞.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9]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J]. 莫敏仪,何诗莹,莫明龙.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1)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J]. 王志章,王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硕士论文
[1]车溪景区旅游扶贫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D]. 刘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64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56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