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27 15:01
本文关键词: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药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然而我国药品危害事件频频发生,不合格药品的相关报道也层出不穷,公众对制药企业的信任度越来越低。本论文力图引入制药企业公信力这一概念,通过分析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与制药企业的特点,提炼出药品质量、信息公开、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制药企业的公信力提供有益参考。由于制药企业的公信力研究的学者和文献非常少,因此本论文借鉴了公信力研究的一般方法,以近年来在政府公信力、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和媒体公信力等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研法、层次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提炼出药品质量、信息公开、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并分解成32个二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此指标体系,选取了3家制药企业加以公信力的试评价,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相符。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制药企业的公信力主要受到本企业生产的药品质量、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透明程度、环境保护力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及效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可以分解成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公共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态度等32个可操作指标进行衡量。通过这些指标,论文认为,制药企业应重视并确保药品质量,及时并态度良好的公开药品的各种公共信息,切实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制药企业周边的环境,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等,制药企业的公信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制药企业 公信力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9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0-11
- 1.3.1 研究方法10-11
- 1.3.2 研究内容11
-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11-13
- 2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13-25
- 2.1 制药企业公信力的基本理论13-17
- 2.1.1 公信力13-14
- 2.1.2 企业公信力14-15
- 2.1.3 制药企业15-17
- 2.1.4 制药企业公信力17
-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17-19
- 2.2.1 评价指标体系17-18
- 2.2.2 建构主义理论18
- 2.2.3 层次分析法18-19
- 2.3 制药企业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9-25
- 2.3.1 药品质量19-20
- 2.3.2 信息公开20-21
- 2.3.3 环境保护21-22
- 2.3.4 社会责任22-25
- 3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47
- 3.1 指标构建原则与思路25-27
- 3.1.1 指标构建的原则25-26
- 3.1.2 指标构建的思路26-27
- 3.2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的框架建立27-31
- 3.2.1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框架初稿27-28
- 3.2.2 关键指标备注28-29
- 3.2.3 指标体系的筛选处理29-30
- 3.2.4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框架终稿30-31
- 3.3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1-34
-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31-32
- 3.3.2 制药企业公信力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32-34
- 3.4 制药企业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应用34-38
- 3.4.1 企业的选择34-35
- 3.4.2 部分评价指标的比较35-38
- 3.5 以制药A公司为例评价其公信力水平38-44
- 3.5.1 制药A公司基本信息38-40
- 3.5.2 指标具体得分的确定40
- 3.5.3 评价结果处理40-41
- 3.5.4 制药A公司公信力得分41-44
- 3.6 三家制药企业公信力得分对比44-47
- 4 提高制药企业公信力的对策建议47-49
- 4.1 企业药品质量是使公众产生信任的前提47
- 4.2 企业信息公开是使公众产生信任的基础47-48
- 4.3 企业环境保护是使公众产生信任的必要条件48
- 4.4 企业履行良好的社会责任使公众的信任得以加强48-49
- 5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飞;蔡小勇;;试论产业国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2 赵诺;;构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4期
3 ;本刊评价指标进步显著[J];工程与建设;2011年02期
4 孙春华;;浅议科技立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9年11期
5 高文刚;;从学会角度探讨科协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会;1989年05期
6 陈云卿;说明公司工作情况的总评价指标的形成[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7 ;我国将建立衡量网络经济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J];上海统计;2001年05期
8 林向阳;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评价指标与现状分析[J];前线;2001年04期
9 杨平;欧盟建立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与美日的比较[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400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400290.html